只有千人队伍的远东团,无异于大海捞针。



关键是日伪军指挥官们绝没有人愿意承认,将近十万人的队伍可以在这最严寒的深山老林中存活下去。



所以从始至终,对于一些深山地带,日伪们干脆直接放弃搜索,更别说远东团已经在神不知鬼不觉之中顺着边境抵达辽中,在辽中一带的深山暂时驻扎——日伪们此时此刻做梦也想不到的地方。



………………



早在三四天前,远东军从兴城撤离,沿着边境向辽中进发的时候,韩烽就已经独自上路了。



远东军的干部们,包括政委徐梓琳,三个营长,还有老黑他们,也只是知道团长必行是奔着三江省汤原县的抗联同志们去的。



可没人知道的是,韩烽此行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去救赵去了。



赵具体被叛徒出卖,被捕牺牲的时间韩烽记不清楚了。



他唯一还记得的就是当年自己看过的文献记载,赵是在三江省汤原县东部的鹤立县梧桐河被抓的。



“三江吃汤圆(汤原),有鹤立梧桐。”



用这种谐音的记法,他当时轻易就记了下来。



想到这里韩烽有些感慨,前人说的没错,没事儿多读书,艺多不压身,没准儿什么时候就用到了。



可时间就是想不起来,好像就是在今年二月,应该离的也不远了,只是现在还没有听说赵被捕的消息,那就还有救人的时间。



这一次营救行动韩烽毫不犹豫,对于赵他是大大地敬佩的。



生为满人,却比多数汉人民族情怀更甚,他性格率真,刚烈如火,嫉恶如仇,不惧压迫。



“怎么今天遇到的都是这种中国人?”



“你要是怕死就把你的枪给我,你不敢杀鬼子,我去杀。”



“麻痹的叛徒,国土一半儿山河都是你们这样的软骨头葬送的。”



“我是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就是死,我也要死在东北。”



……



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上”志。



这样的真英雄归去,岂不是中华民族最大的损失。



韩烽是抱着满心的敬仰来的,他不知道自己究竟能改变什么,可是不试一试,谁又知道结果呢?



至于这次营救行动,韩烽为何单枪匹马?



原因很现实,三江省离得太远了,韩烽不可能摔着大部队慢慢赶过去,真要是那样,队伍过去九死一生不说,黄花菜都凉了,赵将军估计早就魂归故里了。



就连突击队韩烽都没有带,日伪军把这满洲国打造的像是一个无懈可击的铁筒,想要混迹其中,人越多目标越大,便越容易暴露。



况且这一路想要快速抵达三江省,韩烽必须要乘坐火车,带上突击队是不可能的,仅仅是身份问题就没法蒙混过关。



只有韩烽一人的话就好说了,想到这里,韩烽拍了拍胸脯,里边装着在汤河部杀死的那个鬼子近卫次郎身上的健康证明、旅行证明和一封信,对于没有身份证的小鬼子来说,这可是最能证明自己身份的好东西。



再加上那早就死透的小鬼子竟是和韩烽有几分相像,身材也差不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抗战韩疯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深思文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深思文学并收藏抗战韩疯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