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充分表达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美好心愿。
8、这897位演员,整整训练了10个多月,每一个人的动态程序都不一样,全凭熟记和苦练才能完成。
戏曲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中国传统的戏曲表演深深扎根在民间百姓的心中。中国地域广阔,衍生出数百种戏曲剧种。
中国戏曲历史悠久,品种繁多。
1、中国传统的京剧打击乐表演。京剧被称为“东方歌剧”。中国地域广阔,方言众多,戏曲也衍生出数百种。
2、舞旗的演员身着兵俑服饰。移动的戏台上,在京胡、锣鼓伴奏下,4个京剧木偶和800名演员表演喜悦的凯旋场面。
丝路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出阳关,下西洋,架起丝绸之路。路,连接起空间,连接起时间,也连接起心灵;路,翻越高山荒漠,跨过江河湖海,穿越历史尘烟,连接起东西方人民的心。
“丝绸之路”是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1、演员们举起这张纸前行。地面上是“丝绸之路”的地图以及沿途的文化标志。
2、闻名遐迩的“丝绸之路”。2000多年前,中国的商队就经常带着贵重的丝绸由长安(今陕西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进入欧洲大陆。“丝绸之路”成为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3、表演“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的情境。
4、600多年前,明朝的郑和7次率领27000人的船队远航,从中国的泉州出发,到达西亚、东非地区,开创了有名的“海上丝绸之路”。辽远无边的沙漠、波涛汹涌的海洋,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者艰苦跋涉、破浪前行。
5、演员手举古老的指南针。指南针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礼乐
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
咫尺之图,画江山万里。
水墨丹青,写天地日月。
盛世强音,颂人间和谐。
五幅中国长卷画,配以演员们的古典舞,再现了古代中国礼乐之邦的盛世气象。
1、演员演唱昆曲。昆曲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艺术,已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地面上,是中国最有名的五幅长卷画。它们分别来自唐、宋、元、明、清五大朝代。
下篇:辉煌时代
《星光》一幕中,银白色钢琴弹奏出优美浪漫的旋律,古老的画卷在星光中延展,1000名身穿绿衣的表演者,涌向场地,现代部分表演开始。
突然,一幕人们意想不到的场景出现:绿衣人周身亮起银光,宛若万点繁星,组成一支振翼欲飞的和平鸽,晶莹剔透、满场生辉。
继而,演员们身形一变,翠绿如初,瞬间在场中央搭起一个巨大的“鸟巢”,闪烁着绿银交织的光芒。
这一幕声、光、电在人体上的曼妙变化,充满灵性和神奇,给人留下难忘印象。
星光<
8、这897位演员,整整训练了10个多月,每一个人的动态程序都不一样,全凭熟记和苦练才能完成。
戏曲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中国传统的戏曲表演深深扎根在民间百姓的心中。中国地域广阔,衍生出数百种戏曲剧种。
中国戏曲历史悠久,品种繁多。
1、中国传统的京剧打击乐表演。京剧被称为“东方歌剧”。中国地域广阔,方言众多,戏曲也衍生出数百种。
2、舞旗的演员身着兵俑服饰。移动的戏台上,在京胡、锣鼓伴奏下,4个京剧木偶和800名演员表演喜悦的凯旋场面。
丝路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出阳关,下西洋,架起丝绸之路。路,连接起空间,连接起时间,也连接起心灵;路,翻越高山荒漠,跨过江河湖海,穿越历史尘烟,连接起东西方人民的心。
“丝绸之路”是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1、演员们举起这张纸前行。地面上是“丝绸之路”的地图以及沿途的文化标志。
2、闻名遐迩的“丝绸之路”。2000多年前,中国的商队就经常带着贵重的丝绸由长安(今陕西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进入欧洲大陆。“丝绸之路”成为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3、表演“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的情境。
4、600多年前,明朝的郑和7次率领27000人的船队远航,从中国的泉州出发,到达西亚、东非地区,开创了有名的“海上丝绸之路”。辽远无边的沙漠、波涛汹涌的海洋,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者艰苦跋涉、破浪前行。
5、演员手举古老的指南针。指南针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礼乐
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
咫尺之图,画江山万里。
水墨丹青,写天地日月。
盛世强音,颂人间和谐。
五幅中国长卷画,配以演员们的古典舞,再现了古代中国礼乐之邦的盛世气象。
1、演员演唱昆曲。昆曲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艺术,已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地面上,是中国最有名的五幅长卷画。它们分别来自唐、宋、元、明、清五大朝代。
下篇:辉煌时代
《星光》一幕中,银白色钢琴弹奏出优美浪漫的旋律,古老的画卷在星光中延展,1000名身穿绿衣的表演者,涌向场地,现代部分表演开始。
突然,一幕人们意想不到的场景出现:绿衣人周身亮起银光,宛若万点繁星,组成一支振翼欲飞的和平鸽,晶莹剔透、满场生辉。
继而,演员们身形一变,翠绿如初,瞬间在场中央搭起一个巨大的“鸟巢”,闪烁着绿银交织的光芒。
这一幕声、光、电在人体上的曼妙变化,充满灵性和神奇,给人留下难忘印象。
星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