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的刺史,这个刺史的官职也就相当于现在的州牧,纵观中土历史,状元身份直接统御一州的并不多,阎瑾卿官场的第一站也算是很高的位置了,不过有着“高开”的阎瑾卿却是不断的“低走”着,因为性情孤傲、洁身自好的缘故,在澹显宗执政的贪腐天下之中,阎瑾卿时屡屡碰壁,从幽州刺史降到了云州通判,也就是从一州老大变成了一州老三,从主持全局变成了主持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的杂官,没过多久,又从通判直接被贬为郡丞,通判好歹还是个从一品的官,郡丞那就是从三品了,阎瑾卿心中虽然有气,但也忍了,不过依然我行我素,保持着当年官场中不多见的朴素、清廉,很快又从郡丞直接被贬成了县令,嗯,老阎终于生气了,辞官不做,拿着手中那点可怜的盘缠做起了生意,可能是老天爷觉得老阎可怜,在官场中屡屡碰壁的老阎在商场上到是幸运不断,没过几年老阎就富甲一方。



不过很快,一场遍及中土的大旱出现了,已经富甲一方的老阎动了恻隐之心,为了拯救百姓可谓是散尽家财,那个时代几乎人人都知道这世间有个“阎大善人”,而他的出生地也就从“阎家村”变成了人们口中的“阎善村”,劝百姓向善一直是历朝历代统治者们的共同目标,而阎瑾卿显然就是最好的宣传事迹,一时间关于阎瑾卿的评书、戏剧充斥着中土大地,即使是几百年后的如今,在中土依然流传着关于阎瑾卿的故事,随着历朝历代对于阎瑾卿的称赞、追封,阎善村的发展也得到了了朝廷的重视,借此发展起来的阎家村,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也就从村变成了县,最终也就形成了如今的顺州第二大城池——阎善,如今这座阎善县城也有了近二百多年的历史。



莒国王宫静书房前掌案大太监,如今罪恶滔天的大反贼庞大海的家乡就在这阎善,说起来,其实庞大海正是阎善的后裔,只不过庞大海这一支是旁支,而且还是混的最差的那一个旁支,当年进宫的时候为了不辱没先人,他将自己的名字从阎文熙改成了庞大海,只是可能连他都没想到到最后会这个样子...



“阎善。”,在阎善城门之外的贻清轻轻的念着匾额上的字,那两个硕大的题字是莒国开国国君所题写的,他曾无数次提到过阎善,对他万分推崇,甚至还追封阎善为“圣人”,当年甚至要给阎善立金身送进莲城的双圣殿,不过后来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作罢了,此时的贻清看着这两个字低声的呢喃道,“终于是到了。”



而在他身后,楚经纬也已经告知了刘煜,转醒过来的刘煜只是“嗯”了一声,并没有说些什么,在城门口向校尉出示了路引之后,一行人才进了城,先行去打探庞大海旧居的杭既白也已经回来了,只是没等他向贻清娓娓道来。



马车上的刘煜就已经挑开帘子探出了头,他对楚经纬说道,“找个地方停下吧,我想出去走走。”



楚经纬赶忙应声,将马车停在了巷弄之中,片刻之后,刘煜便率先下了马车,而贻清等人也赶忙找地方拴住了马匹。



“四爷,庞大人的旧居地址,我已经问到了,向北走不太远。”,杭既白栓好了马之后便赶忙跑到刘煜面前说道。



刘煜只是点了点头,便走出了巷弄,众人也赶忙跟在他身后。



在巷弄口,刘煜手搭凉棚望向天空,此时已经邻近黄昏,太阳已经不似正午那么刺眼那么强烈,而是显得无比的柔和与温暖。



有人喜欢看黎明,因为那是黑暗的终结,光明会在黎明取代黑暗,主宰着大地,那一刻充满了希望。当然也有人喜欢看黄昏,因为那是充满着温情的时刻,渐行渐远的太阳留下残辉,依然温暖着时间,那一刻足以震撼人心。



刘煜显然是更喜欢后者的,因为在他的眼中,黄昏总能给他带来思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怪帝邪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明泽元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明泽元并收藏怪帝邪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