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停顿了片刻,犹豫之后还是说道,“另外据说前一日有燕窝呈送永寿宫,燕窝之中有剧毒。”
毒害太后、王后难产、庞大海遭凌迟,这一个个讯息如同晴天霹雳般的轰向刘煜的大脑,这一桩桩一件件都集中在两日之内,到底是谁在这两日之内做了这些事情,圣旨中所说的“国君突逢变故又遇奸贼毒害”?指的就是王后殡天和庞大海下毒么?庞大海又因何下毒?为什么这些事情并没有通过公文传递给鄞州?为什么圣旨什么没有明说?王后殡天为什么没有全国守孝?这一个又一个的问号不断冲击这刘煜的大脑,仿佛要炸裂一般。
宫郎听了也是一阵子的震惊,但是旋即又是一脸疑惑的看向贻清,国都根本没有就这些消息发来公文,而颁给刘煜的圣旨上也没有提到这些内容,更没有类似的任何风吹草动传到鄞州来,那么问题就来了,一直在这白麓城之中的贻清是怎么知道这些的?消息从哪里来的?他不认为贻清有胆子编造这些信息,贻清是有文人骨子之中的桀骜但是他不至于用自己的身家性命来编造这些东西,他是个聪明人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这样做。
“兄长失去心智诚然不是什么好事,即使自己是因为这样的缘故而有机会继承大宝。”,贻清看了一眼还在消化信息的刘煜,皱着眉头继续说道,“但这并不是你现在迟疑的理由,你现在真正要面对的问题是前往新安的这一路以及登上莒国国君王位之后的路,今后的你不在是人们口的鄞州公,不是什么公爷也不是什么殿下,而是陛下,莒国陛下,朝堂之外你要面对的是莒国的万千民众,在朝堂之上你要面对的是掌控朝政的太后和她的党羽、拥趸。听之任之虽然能够委曲求全,但只能沦为太后的棋子,如果不符合太后心意而是同她同她的党羽针锋相对,不免落得如今国君的下场。鄞州公殿下,这才是你现在需要考虑,你要考虑的是离开鄞州之后的事情,而不是国君为什么疯了,庞大海到底有没有毒害国君,这些事情不是重点,登上国君宝座之后有的是时间来查,如果就是为了这些缩在白麓城怕是一辈子都没有办法查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
一脸正气的贻清说完这些话便坐了下来,滋遛滋遛的喝着盖碗之中的热茶,不再理会还在神游太虚的刘煜和宫郎,话已至此便没有必要继续说下去了,自己说的已经够直白的了,刘煜是听进去了还是没听进去,听进去了之后该如何做、如何选,这一切就都不再是自己能够决定的了,如果刘煜没有听进去而是依旧在这白麓城之中不断的纠结,那么自己也就没有必要留在这白麓城之中了,因为如果刘煜没有听进去,那只能说这个人不值得自己去辅佐,这样分不清轻重缓急的人能做好什么呢?
议事堂之中,刘煜站在高悬的匾额“允执厥中”之下,这块匾额是先王在世的时候写给刘煜的。先王曾经对刘煜说过,“你早晚是要有自己的封地的,你要去那里统领一州的百姓,所以你务必要记住这四个字允执厥中,你的一言一行都要符合这四个字,也就是言行都要符合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只有这样才能让百姓感到我莒国王室是亲民爱民的王室,才能让百姓更加拥护莒国的统治,否则怕是要重蹈当年澹炀帝的覆辙。”
刘煜来到鄞州后便将这块匾额高悬在议事堂之内,他想用这块匾额时时刻刻的提醒自己,无论是什么时候也无论是发生什么样的事情都要做到允执厥中,不能丢了莒国王室的脸不能忘了先王对自己的谆谆教诲。
在安静的连呼吸声都分外刺耳的议事堂之中,还是宫郎率先开了口,“殿下,圣旨既然已经到了,就如同贻清先生所说的一般,没有必要再将时间和精力花在顾忌和思考那些想不明白的问题上了,到了新安之后的安排才是殿下需要考虑的。”
“哈哈哈”,宫郎话音刚落,刘煜便哈哈大笑起来,这一笑让宫郎有些摸不到头脑,这殿下是因
毒害太后、王后难产、庞大海遭凌迟,这一个个讯息如同晴天霹雳般的轰向刘煜的大脑,这一桩桩一件件都集中在两日之内,到底是谁在这两日之内做了这些事情,圣旨中所说的“国君突逢变故又遇奸贼毒害”?指的就是王后殡天和庞大海下毒么?庞大海又因何下毒?为什么这些事情并没有通过公文传递给鄞州?为什么圣旨什么没有明说?王后殡天为什么没有全国守孝?这一个又一个的问号不断冲击这刘煜的大脑,仿佛要炸裂一般。
宫郎听了也是一阵子的震惊,但是旋即又是一脸疑惑的看向贻清,国都根本没有就这些消息发来公文,而颁给刘煜的圣旨上也没有提到这些内容,更没有类似的任何风吹草动传到鄞州来,那么问题就来了,一直在这白麓城之中的贻清是怎么知道这些的?消息从哪里来的?他不认为贻清有胆子编造这些信息,贻清是有文人骨子之中的桀骜但是他不至于用自己的身家性命来编造这些东西,他是个聪明人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这样做。
“兄长失去心智诚然不是什么好事,即使自己是因为这样的缘故而有机会继承大宝。”,贻清看了一眼还在消化信息的刘煜,皱着眉头继续说道,“但这并不是你现在迟疑的理由,你现在真正要面对的问题是前往新安的这一路以及登上莒国国君王位之后的路,今后的你不在是人们口的鄞州公,不是什么公爷也不是什么殿下,而是陛下,莒国陛下,朝堂之外你要面对的是莒国的万千民众,在朝堂之上你要面对的是掌控朝政的太后和她的党羽、拥趸。听之任之虽然能够委曲求全,但只能沦为太后的棋子,如果不符合太后心意而是同她同她的党羽针锋相对,不免落得如今国君的下场。鄞州公殿下,这才是你现在需要考虑,你要考虑的是离开鄞州之后的事情,而不是国君为什么疯了,庞大海到底有没有毒害国君,这些事情不是重点,登上国君宝座之后有的是时间来查,如果就是为了这些缩在白麓城怕是一辈子都没有办法查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
一脸正气的贻清说完这些话便坐了下来,滋遛滋遛的喝着盖碗之中的热茶,不再理会还在神游太虚的刘煜和宫郎,话已至此便没有必要继续说下去了,自己说的已经够直白的了,刘煜是听进去了还是没听进去,听进去了之后该如何做、如何选,这一切就都不再是自己能够决定的了,如果刘煜没有听进去而是依旧在这白麓城之中不断的纠结,那么自己也就没有必要留在这白麓城之中了,因为如果刘煜没有听进去,那只能说这个人不值得自己去辅佐,这样分不清轻重缓急的人能做好什么呢?
议事堂之中,刘煜站在高悬的匾额“允执厥中”之下,这块匾额是先王在世的时候写给刘煜的。先王曾经对刘煜说过,“你早晚是要有自己的封地的,你要去那里统领一州的百姓,所以你务必要记住这四个字允执厥中,你的一言一行都要符合这四个字,也就是言行都要符合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只有这样才能让百姓感到我莒国王室是亲民爱民的王室,才能让百姓更加拥护莒国的统治,否则怕是要重蹈当年澹炀帝的覆辙。”
刘煜来到鄞州后便将这块匾额高悬在议事堂之内,他想用这块匾额时时刻刻的提醒自己,无论是什么时候也无论是发生什么样的事情都要做到允执厥中,不能丢了莒国王室的脸不能忘了先王对自己的谆谆教诲。
在安静的连呼吸声都分外刺耳的议事堂之中,还是宫郎率先开了口,“殿下,圣旨既然已经到了,就如同贻清先生所说的一般,没有必要再将时间和精力花在顾忌和思考那些想不明白的问题上了,到了新安之后的安排才是殿下需要考虑的。”
“哈哈哈”,宫郎话音刚落,刘煜便哈哈大笑起来,这一笑让宫郎有些摸不到头脑,这殿下是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