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是人上人了。所以庞大海早已经养成了目空一切的习惯,州公如何?与国君一奶同胞又如何?太后都对我客客气气的,你竟然在我等?竟然把我视如无物,这还了得,这是藐视王权!这是不把国君放在眼里!庞大海早就把自己当做了王权的代言人,当成了国君的化身,早就忘了自己只是个陪在国君身边的太监。不然当日也就不敢在刘煜面前那般的狂妄了。



“你是国君的奴才,不是本公的,死也好活也罢,都跟本公无关。”,刘煜转身坐回到了椅子上,然后又开口道,“递给本公的东西你可知道是什么?”



“奴才知道,陛下知道殿下一定有话要问,因而奴才都是知道的。”



刘煜听了也是微微一笑,国君还真是了解自己啊,“那就把你知道的都说出来。”



庞大海应承之后便将《明定国是诏》前前后后的事情都说给了刘煜听。



当年,先王还是王太子之时,迎娶檀州州牧章秋歌孙女章之涵,章之涵自幼便多才多艺,可谓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深得章秋歌的喜爱,因而常伴章秋歌左右,州牧乃是一州最高行政长官,因而章之涵耳濡目染也习得极强的手段。成为太子妃后,章之涵开始利用自己的能力来辅佐先王,其实若不是嫡长子的身份,按照先王那怯懦的和事老性格,是不适合做继承人的,甚至一度传言当时的国君已经有了罢黜的想法。而先王取了章之涵之后,行事风格有了极大的变化,在许多问题上的态度让当时的国君对他另眼相看,由此地位稳固,最终继承了大宝,登基做了国君。



先王极信任章之涵,因而才出现了“双王问政”的情况,视为王后问政已经二十多年的时间了,如今长子继位成了国君,她如何能够舍得下手中滔天的权利呢?所谓亲情有些时候并不能阻碍对权利的欲望。于是乎,就出现了当今国君刘淼刚刚继位,已经成了太后的章之涵依旧问政的情况,太后的借口倒是很好,“国君尚年幼,哀家以国为重,提点为主。”



当今国君刘淼是极像太后的,生性凉薄、杀伐果断而且野心极强,他并不愿意同自己的母后分享权力。于是国君同太后的权力斗争很快就开始了,太后都问政二十多年了,刚刚登基的小国君能够同她对抗么?会有人帮小国君么?自然有,而且还不在少数。圣人言,“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而本应居于后宫的太后却问政了二十多年,很多王亲大臣都是对此非常有意见的,而国君现在明显要同太后进行明争暗斗,简直是给了他们天赐良机,自然不能错过。因此,在朝堂上下的几次斗争是互有胜负,小国君却也借此逐步站稳了脚。



去年冬季,小国君在禁卫护卫下到涿州巡视。涿州是莒国三大封地之一,是他的叔叔武英殿太学、太子太保刘谓崖的封地。涿州公刘谓崖为小国君进行了一场盛大的校场阅兵,兵卒的杀伐气息让刘淼为之一振,但是涿州公或许没有注意到的是小国君的眼中也流露出了杀气,原因其实很简单,涿州公募集的私兵超员了,而且兵卒眼中对于刘渭崖的敬佩要比对自己这位国君多太多了,或许再兵卒眼中也只有涿州公而没有自己这个国君吧,在庞大海的印象中在那场校场阅兵后国君气色一直不佳,而后国君取消之后的几乎所有安排,第二天便匆匆赶回国都。



一脸迷惑的刘渭崖曾私下偷偷的问庞大海,是不是哪里的安排让国君感到不舒服了,为什么这么快就要走,而庞大海也是毫无头绪值得推说可能是身体不适。在回到国都之后,国君先是到后宫向太后请安而后就召见了六部尚书要进行变法,并随后留下同自己最亲密的吏部尚书,提到了裁撤封地和征缴私兵的事情。不用说吏部尚书了,连庞大海都极其震撼。



庞大海可没忘记涿州公那校场上带着杀伐气息的将士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怪帝邪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明泽元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明泽元并收藏怪帝邪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