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杀我们!”“妈妈!”“我不想死啊!”,此时城头已经乱做了一团,这些被束缚起来的百姓们不断的哀嚎,不断的挣扎,不断的咆哮着,在这怅然的深夜之中显得是那样的凄厉,那样的悲伤,那样的无奈。
常言道,宁为盛世狗,不为乱世人。但是谁又能想到,在这号称盛世的时代,在这号称是中土第一强国的莒国,在这号称是固若金汤的上庸城中,百姓的性命依然有如草芥一般,他们毫无价值,他们的性命甚至只是为了延缓攻势…
上庸城城墙上的这一幕发生很突然,但是很快也在剿匪军中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原本士气还算高昂的剿匪军就如同霜打了的茄子一样,紧张、慌乱甚至是恐惧就如同风一样的拂过剿匪军,在有些部队之中甚至出现了官兵向后撤退的情况。如果是面对椒金山土匪的话,他们不会有任何的退缩,他们只会前进,他们只会杀敌,他们只会血战到底,因为他们需要用敌人和自己的鲜血来洗刷耻辱,重新获得荣誉。
但是如果他们面对的是莒国百姓,面对的是自己的骨肉同胞,战斗就不再是他们能够选择的,更不是他们愿意去面对的。
已经完成了侦查的杨玉兰返了回来,将自己所闻所见全都报告给了韩青、肖光仁等人。
只是,剿匪元帅韩青似乎闻所未闻一般,他只是愣愣的看向上庸城,神光呆滞,一言不发。
“大帅!”,兵部尚书肖光仁见韩青只是楞在那里,赶忙出声提醒道,不过韩青依然楞在那里,似乎根本没有听到肖光仁的提醒,肖光仁便是一拧眉头,然后转头冲着杨玉兰喊道,“告诉各位将军,稳住部下!不能再出问题了!”
“是。”,杨玉兰用力的点了点头,然后便安排人将肖光仁的话传达了出去。当然,在杨玉兰看来,即使这个安排不传达出去,各位将军也会尽快约束自己的部下,毕竟此时此刻整个剿匪军都有着共同的目的,便是拿下这上庸城来洗刷自己的耻辱,所以各位将官不会允许在这个时候再出现任何的问题了。
韩青是真的没有想到,宇文撼山会在这个时候用这样的方法来对付自己,用上庸城百姓的性命来拖延他宇文撼山下地狱的时间。此时被推上城头的上庸城百姓们就如同是肉盾一般,抵挡在“叛军”面前。
在离开新安之前,国君曾同韩青有一番长谈,在长谈之中国君刘煜曾经把解决椒金山问题的目的,一点点都告诉了韩青,解决椒金山问题首先必然是为了保证莒国的安危,国中之国是绝对不可以存在的,绝对不允许存在的。其次也是为了莒国的百姓,国君刘煜说的很明白,解决了椒金山的突围,周围的百姓能够过安宁的日子,周围的军兵不用再提心吊胆,商贾贸易会更安全。而且从国君刘煜的口吻之中,完全可以察觉出一点,那就是似乎第二点原因要比第一点更重要,毕竟国君在提到第一点的时候也就只是寥寥几句而已,而说到商贾贸易的时候才长篇大论,还在地图上不断的描述着路线,这只能说明国君更在乎的是商贾以及商贾给百姓带来的利益。
这位国君登基以来,总是把百姓挂在嘴边,当然所有人也都能看明白,国君其实并不仅仅是把百姓挂在了嘴边,也放在了心上,从他登基以来的各种施政来看,都是为国为民。对于这样的国君来说,自己为了拿下上庸城便直接忽略这些百姓的性命,这种事情做出来之后,自己还有命能活么?
怕死?谁不怕死?这个世界上有谁是不怕死的?没有,不会有人是不怕死的,只有死人才会不怕死。活人没有不怕死的,即使是那些选择自我了断的人也不是不怕死,只是相较于活下去可能死更容易一些罢了。
韩青忽然想到了自己的那位舅舅,那位被自己处死了
常言道,宁为盛世狗,不为乱世人。但是谁又能想到,在这号称盛世的时代,在这号称是中土第一强国的莒国,在这号称是固若金汤的上庸城中,百姓的性命依然有如草芥一般,他们毫无价值,他们的性命甚至只是为了延缓攻势…
上庸城城墙上的这一幕发生很突然,但是很快也在剿匪军中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原本士气还算高昂的剿匪军就如同霜打了的茄子一样,紧张、慌乱甚至是恐惧就如同风一样的拂过剿匪军,在有些部队之中甚至出现了官兵向后撤退的情况。如果是面对椒金山土匪的话,他们不会有任何的退缩,他们只会前进,他们只会杀敌,他们只会血战到底,因为他们需要用敌人和自己的鲜血来洗刷耻辱,重新获得荣誉。
但是如果他们面对的是莒国百姓,面对的是自己的骨肉同胞,战斗就不再是他们能够选择的,更不是他们愿意去面对的。
已经完成了侦查的杨玉兰返了回来,将自己所闻所见全都报告给了韩青、肖光仁等人。
只是,剿匪元帅韩青似乎闻所未闻一般,他只是愣愣的看向上庸城,神光呆滞,一言不发。
“大帅!”,兵部尚书肖光仁见韩青只是楞在那里,赶忙出声提醒道,不过韩青依然楞在那里,似乎根本没有听到肖光仁的提醒,肖光仁便是一拧眉头,然后转头冲着杨玉兰喊道,“告诉各位将军,稳住部下!不能再出问题了!”
“是。”,杨玉兰用力的点了点头,然后便安排人将肖光仁的话传达了出去。当然,在杨玉兰看来,即使这个安排不传达出去,各位将军也会尽快约束自己的部下,毕竟此时此刻整个剿匪军都有着共同的目的,便是拿下这上庸城来洗刷自己的耻辱,所以各位将官不会允许在这个时候再出现任何的问题了。
韩青是真的没有想到,宇文撼山会在这个时候用这样的方法来对付自己,用上庸城百姓的性命来拖延他宇文撼山下地狱的时间。此时被推上城头的上庸城百姓们就如同是肉盾一般,抵挡在“叛军”面前。
在离开新安之前,国君曾同韩青有一番长谈,在长谈之中国君刘煜曾经把解决椒金山问题的目的,一点点都告诉了韩青,解决椒金山问题首先必然是为了保证莒国的安危,国中之国是绝对不可以存在的,绝对不允许存在的。其次也是为了莒国的百姓,国君刘煜说的很明白,解决了椒金山的突围,周围的百姓能够过安宁的日子,周围的军兵不用再提心吊胆,商贾贸易会更安全。而且从国君刘煜的口吻之中,完全可以察觉出一点,那就是似乎第二点原因要比第一点更重要,毕竟国君在提到第一点的时候也就只是寥寥几句而已,而说到商贾贸易的时候才长篇大论,还在地图上不断的描述着路线,这只能说明国君更在乎的是商贾以及商贾给百姓带来的利益。
这位国君登基以来,总是把百姓挂在嘴边,当然所有人也都能看明白,国君其实并不仅仅是把百姓挂在了嘴边,也放在了心上,从他登基以来的各种施政来看,都是为国为民。对于这样的国君来说,自己为了拿下上庸城便直接忽略这些百姓的性命,这种事情做出来之后,自己还有命能活么?
怕死?谁不怕死?这个世界上有谁是不怕死的?没有,不会有人是不怕死的,只有死人才会不怕死。活人没有不怕死的,即使是那些选择自我了断的人也不是不怕死,只是相较于活下去可能死更容易一些罢了。
韩青忽然想到了自己的那位舅舅,那位被自己处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