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话,张戊寅直接拍了桌子,“国库拿不出粮食来,我希梁县就能拿出来么?一万三千多的士兵,这要吃多少粮食?这要让我希梁县砸锅卖铁么!”
就如同师爷所说的一般,扈国永康七十年也就是老皇帝司马永延在位的最后一年,年景不是一般的不好,而是非常的不好,首先是北部遭遇大规模旱灾,造成主要产量地几乎绝产,年中南部又发了大洪水,导致粮食绝收,整个扈国的几乎所有产量地几乎都没有产出,也由此导致了扈国大量农民成为了流民,在扈国国内四处逃荒寻求生计,而这种态势直到现在也没有彻底的解决。之前所说的所谓流民冲击县衙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但问题是,希梁县可是产粮大县,在永康七十年之前,希梁县连续十六年粮食产量只增不减,朝廷征收了大量粮食进行囤积和储备,在这种情况下,希梁县就真的拿不出一万多名士兵的口粮么?
拿不出。
因为现在希梁县的绝大多数粮仓都是空的,是连耗子都不会造访的地方。
面对粮食绝收和大量流民、遍地乞丐,希梁县不为所动,甚至连朝廷下达了开仓放粮救济灾民的命令之后,希梁县也只是象征的放了两天粮食就作罢了,原因就在于粮仓几乎都是空的,而原本堆金如山的粮食,都已经被县太爷趁着粮荒而粮价飞涨的时候卖掉了,如今别说是一万多士兵的口粮了,就算是所有粮仓都掏空聚集的粮食,能不能做顿粥填饱十个人的肚子都是问题。
这其中的事情,师爷其实也是知道的,毕竟他也参与了,而且也得到了老爷的赏赐,“老爷,军粮库里的粮食不是没动过么?”
只是让师爷没有料到的是,自己的话音刚落,老爷的脸便绿了,似乎是一下子被抽空了力气一样直接瘫坐在了椅子上,然后有气无力的说了一句,“没了。”
“什么!没了?”,师爷也是脸色大变,惊异的冲着老爷喊道。
原本似乎没有了力气一样的县太爷便是一瞪眼,“你叫唤什么!怕别人不知道么!”
“是,小人的错,是小人的错。”,师爷也知道自己刚才是有些过于失态,于是赶忙压低了声音说道,“不过,咱们之前不是说了,这军粮库的粮食不能动嘛。”
县太爷苦笑着摇了摇头,“是,一开始的时候咱们说好了,就把粮仓的粮食卖出去,挣点钱就算了,军粮库的粮食尽量不要动,毕竟咱们这是属于边关,孰轻孰重,本官是清楚的。”
“那…”,师爷是一脸的疑惑,你这是什么都清楚啊,道理说的这么明白,怎么还是这么个解决呢?
县太爷摆了摆手,“孟胖子告诉我现在一斗米都到二百一十文了,这么高的价格我能不心动么?”
“唉。”,听了老爷的话,师爷便是一声哀叹,县太爷口中的孟胖子就是这座宅院之前的主人,也就是定绥郡最有钱的士绅孟老爷,原来是已经高的不能再高的粮价让县太爷再一次失去了理智,甚至连事关国本的军粮都不放过了。做官不贪枉为人,这是师爷的信条也是这位县太爷的信条,两个人搭档配合到今天已经快二十年了,两个人也在这二十年里积累了海量的财富,但是一直没出什么大问题,原因就在于这两个人还能拎得清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老爷啊老爷,粮仓的粮食卖了就卖了,咱们就说是开仓放粮了,反正咱们也开了两天仓,退一万步讲,就算咱们被查出来,把钱交出来,把官府一脱就是了。可是这军粮你都倒出去了,这要是让人查出来,那是灭九族的大罪啊。”
此时敛财小能手张戊寅正痛苦的捂着脸,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把手
就如同师爷所说的一般,扈国永康七十年也就是老皇帝司马永延在位的最后一年,年景不是一般的不好,而是非常的不好,首先是北部遭遇大规模旱灾,造成主要产量地几乎绝产,年中南部又发了大洪水,导致粮食绝收,整个扈国的几乎所有产量地几乎都没有产出,也由此导致了扈国大量农民成为了流民,在扈国国内四处逃荒寻求生计,而这种态势直到现在也没有彻底的解决。之前所说的所谓流民冲击县衙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但问题是,希梁县可是产粮大县,在永康七十年之前,希梁县连续十六年粮食产量只增不减,朝廷征收了大量粮食进行囤积和储备,在这种情况下,希梁县就真的拿不出一万多名士兵的口粮么?
拿不出。
因为现在希梁县的绝大多数粮仓都是空的,是连耗子都不会造访的地方。
面对粮食绝收和大量流民、遍地乞丐,希梁县不为所动,甚至连朝廷下达了开仓放粮救济灾民的命令之后,希梁县也只是象征的放了两天粮食就作罢了,原因就在于粮仓几乎都是空的,而原本堆金如山的粮食,都已经被县太爷趁着粮荒而粮价飞涨的时候卖掉了,如今别说是一万多士兵的口粮了,就算是所有粮仓都掏空聚集的粮食,能不能做顿粥填饱十个人的肚子都是问题。
这其中的事情,师爷其实也是知道的,毕竟他也参与了,而且也得到了老爷的赏赐,“老爷,军粮库里的粮食不是没动过么?”
只是让师爷没有料到的是,自己的话音刚落,老爷的脸便绿了,似乎是一下子被抽空了力气一样直接瘫坐在了椅子上,然后有气无力的说了一句,“没了。”
“什么!没了?”,师爷也是脸色大变,惊异的冲着老爷喊道。
原本似乎没有了力气一样的县太爷便是一瞪眼,“你叫唤什么!怕别人不知道么!”
“是,小人的错,是小人的错。”,师爷也知道自己刚才是有些过于失态,于是赶忙压低了声音说道,“不过,咱们之前不是说了,这军粮库的粮食不能动嘛。”
县太爷苦笑着摇了摇头,“是,一开始的时候咱们说好了,就把粮仓的粮食卖出去,挣点钱就算了,军粮库的粮食尽量不要动,毕竟咱们这是属于边关,孰轻孰重,本官是清楚的。”
“那…”,师爷是一脸的疑惑,你这是什么都清楚啊,道理说的这么明白,怎么还是这么个解决呢?
县太爷摆了摆手,“孟胖子告诉我现在一斗米都到二百一十文了,这么高的价格我能不心动么?”
“唉。”,听了老爷的话,师爷便是一声哀叹,县太爷口中的孟胖子就是这座宅院之前的主人,也就是定绥郡最有钱的士绅孟老爷,原来是已经高的不能再高的粮价让县太爷再一次失去了理智,甚至连事关国本的军粮都不放过了。做官不贪枉为人,这是师爷的信条也是这位县太爷的信条,两个人搭档配合到今天已经快二十年了,两个人也在这二十年里积累了海量的财富,但是一直没出什么大问题,原因就在于这两个人还能拎得清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老爷啊老爷,粮仓的粮食卖了就卖了,咱们就说是开仓放粮了,反正咱们也开了两天仓,退一万步讲,就算咱们被查出来,把钱交出来,把官府一脱就是了。可是这军粮你都倒出去了,这要是让人查出来,那是灭九族的大罪啊。”
此时敛财小能手张戊寅正痛苦的捂着脸,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把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