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莒国永和四年九月开始到天启元年为止,这整段时间被称为烽火时代,莒国、虢国、杞国、扈国作为中土的主要四大国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危机之中,而对彼此领土的觊觎,为了所谓中土大一统的梦想,中土四大国终于选择了兵戈相向,一时之间因为四国停战协议而大体安生了多年的中土再次面临了乱世,城池烽火四起、百姓流离失所。



而在后世的诸多关于烽火时代的研究之中,普遍有一种看法,那就是在莒国熙和二年发生在莒国和白子国之间的那场冲突,是中土地区彻底进入到烽火时代的标志。杞国送亲使团莫名其妙的遭遇袭击的事情,彻彻底底的将中土四国的野心勾连而出,原本还藏在暗地之中的包藏祸心已经不再有任何遮掩了。



——建安史学馆,《关于烽火时代历史问题研究综述》,新泰十九年三月。



袭击杞国送亲使团的是一支身穿着杞国军服的人,人数在五十人上下,近半数为弓弩,另外半数则使用着弯刀,实际上这种弯刀并不是杞国甚至是中土其他任何国家的制式武器,而是漠北草原的游牧民族和西域部分国家所使用的,这种弯刀相较于中土的刀剑还是有着独特的优点的,弯刀适合在马上使用,在快速运动中,攻击动作多为劈、砍,弯刀劈砍在人身上不会滞留,造成脱手。而且弯刀薄刃厚背的形状,适合劈砍,不易折断。



见到这群人手中的弯刀,皮蓬便是一拧眉头,然后冲着身旁的副官喊道,“缩短攻击间隙,全力阻拦他们的前进,另外开城门出城迎战!”



镇远关是莒国重要边关之一,城墙的厚度实际上并不亚于处于西方前哨那座号称固若金汤的上庸城,其实相比较上庸城而言,位于莒东的这座镇远关实际上更加雄伟壮阔,采取的各种标准实际上也要比上庸城高的多的多,尤其是镇远关的城门,因为这座城门完全是史无前例的使用了木-铁-木结构构成的,所谓“木铁木”实际上就是说这座城门正反两面都是用纯硬木之称的,中间是采用大概厚度达到二尺多的纯铁打造的,其实也不对,在纯铁之外实际上好像还镀了一些铜,作为莒国边关的重要机密,关于这座城门的记录并不多,而且也大多是语焉不详,在工部制造局的一份当中之中有这样的记录,“镇远关城门修整历时三年,共制作城门三十八门,最终定型。”,可见这座城门实际上也算代表了当时的顶尖手艺。不过,或许也是因为这样原因,所以镇远关的城门并不是用人力就可以直接推开的,而是完全是用到了机械机关进行开关的。



而此时皮蓬下令打开城门,实际上就是在同对方争取时间,希望能够在对方抵近之前,将杞国的使团的迎到城中。如果使团真的出了问题,如果杞国的那位什么亲王和公主真的出了问题的话,自己就真的是百死莫赎了,甚至整个镇远关的将士都要为他们陪葬,这绝对不是皮蓬可以接受的。



呱啦啦,呱啦啦,在机关的操纵下,镇远关那已经关闭了许久的城门缓缓开启,不过就像之前皮蓬所说的一样,“这个城门开要开半天,关也得关半天。”,此时皮蓬的心已经揪成了一团乱麻。



之前一直同袭击者奋力厮杀的使团士兵大多已经战死了,而在城下依旧护卫着马车的那些士兵当中,也有部分人被派出去增援断后的士兵。如果城门不能及时开启的话,恐怕事情真的会向着最坏的情况发展下去。



“滑降出城!”,五官都快扭曲到一起的皮蓬咬着牙喊道。



身旁的副官看了皮蓬一眼,然后赶忙应承,随后安排人开始向城外架设云梯,镇远关的防护是极好的,但是正所谓有利有弊、物极必反,但是这座破城门就已经被长久镇守与此的皮蓬骂过了千遍万遍。攻城战之中,破开城门入城往往是敌将的首选,因为城门的防护性、承受力其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4)

章节目录

怪帝邪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明泽元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明泽元并收藏怪帝邪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