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说的那些漏洞,我们完全可以制定相应的律法对其加以约束。



比如以物易物。



买卖双方,即便是以物易物,也有账册记录在案。



他们愿意以物易物,我们依照市价给他们定价,再向他们征税就行了啊。”



赵祯沉声道:“寻常百姓以物易物,可是不会有账册的。”



寇季眉头一挑,盯着赵祯笑着道:“民间以物易物的百姓,几乎都是贫寒人家。官家难道还想在他们身上征商税不成?”



赵祯一愣,抿着嘴不说话。



寇季笑着道:“朝廷征商税,过税千文取二十,住税千文取三十。也就是说,低于千文的买卖,朝廷从没有征收过商税。



由此可见,朝廷从没有在贫寒百姓身上征收过商税。



我们也可以用千文起征。”



赵祯听完了寇季的解释,思量了起来。



寇季继续道:“臣知道官家最关心的还是做假账的问题。做假账的问题,其实很难根治,也很难避免。毕竟民间做假账的方式层出不穷。



我们根本拿不出一套完全能防止做假账的收税办法。



所以我们可以推行税票。”



“税票?”



赵祯一脸疑惑的盯着寇季。



寇季点头笑道:“不错,税票。十贯及十贯以下的,我们都可以印刷成定额税票,发给商户。



税票上盖上地方税务司的印玺。



钱财可以直接存入一字交子铺。



十贯以上的,可以在买卖完成以后,到当地税务司出具税票。



地方税务司需要出具的税票,没有面额。



用票由朝廷印发,数额由税务司的人填写。



用印也是税务司。



税务司的人,除了日常收税在,还需要不定时出去监察商户是否交税。



每个月查一次税票,每一季核一次季税务和税票。



在监察过程中若是发现商户没有交税,可以对其做出罚款、封铺、抄没其家财等惩罚。



此外,每隔半年,可以核查一次买卖双方的交易账目,和一字交子铺的存取记录。



三方账目核对,看看是不是存在着偷税漏税。”



赵祯愣愣的张着嘴,盯着寇季,他就像是听了一番天书一般,眼中充满了迷茫。



寇季说的每一句话他都懂,连起来他也懂,可其中的优势和弊端他却十分懵懂。



寇季见此,笑着道:“官家现在不用细思,臣回头会写一封奏疏递进宫。



臣到时候会在奏疏上详细的陈述此事。



官家到时候看完了奏疏就明白了。”



赵祯缓缓点了点头,在没看到具体的奏疏前,在没有搞懂寇季话里所有的意思前,他不发表任何见解。



他只是简单的问了一句,“此举能杜绝商人们做假账?”



寇季笑道:“不敢说完全杜绝,但是能杜绝很大一部分。”



赵祯追问道:“具体多少?”



寇季思量了一下道:“市面上我们能看到的生意,能杜绝七八成。



市面外的就不好说了。”



赵祯张了张嘴,有点想问市面外的为何不好说,但仔细考虑了一下,还是没有开口。



他感叹了一句,“能杜绝市面上七八成就不错了。”



寇季笑着点了点头。



赵祯又问,“我们拿回了商税收税权以后,就可以开始吗?”



寇季摇头笑道:“不行,必须等到县学和府学设立以后。”



赵祯一愣,盯着寇季道:“四哥是怕此政令施行以后,底下大多数人不识字,在商税上被人哄骗?”



寇季点头,“那些个豪门大户,其实我们可以不在意。可那些小门小户的,我们还是要维护一二。



避免他们不识字,请人帮忙交税的时候被人哄骗。



如今朝廷已经推行蒙学好几年了。



蒙童们几乎都识了字,正在学习简单的文章。



再过一两年,等蒙童们长的大一些,自然能为家里人分忧。



到时候我们就不需要担心一些小门小户的商人被人哄骗了。”



赵祯点着头,感慨道:“蒙学是我们要做的一切的根基。”



寇季补充道:“蒙学就是我大宋一切的根基。



等蒙学彻底深入人心,那官家就不愁人用了。



也不用再担心皇权不下乡了。



到时候官家只需要多派遣一些人手去下发邸报,朝廷的每一项政令,都可以一字不漏的传达给百姓。



那些个豪门大户和地方衙门,就休想再欺上瞒下了。



也休想再拿百姓们要挟朝廷。”



豪门大户之所以在地方称王称霸,就是因为他们家里大部分人识字。



朝廷的所以政令,都需要通过他们之口,传给百姓。



而他们在向百姓们宣扬朝廷政令的时候,总是将一些对他们有益的告诉百姓。



对他们无益的,他们只字不提。



也正是因为如此,朝廷的政令即便是为百姓好,百姓也不知道。



甚至有些对百姓好的政令,经过了他们的曲解,变成了压榨百姓的政令。



百姓们不知真意,在他们糊弄下,跟朝廷做起了对。



甚至帮着他们一起暴力反抗朝廷。



所以,蒙学是皇权下乡,是朝廷真正掌控地方,为百姓谋福的根基。



赵祯听完了寇季的话,脸上多了一些振奋,“等朕将其他各地的商税收税权拿回来以后。



朕就让各地州、府,准备设立县学和府学。”



寇季闻言,哭笑不得的道:“官家不必如此焦急。文制革新中的每一道政令,都需要时间。



我们也有的是时间。”



赵祯立马道:“朕容不下那些蛀虫多活一天!”



寇季苦笑着摇了摇头,没有再多言。



反正朝廷收回商税收税权,不是三两日就能完成的。



即便是通过暗中扑卖的方式,最少也得一年。



要推行寇季所说的商法和商税,也不是三五日就可以的。



光是税务司有暗转明,就需要解决很多麻烦。



因为有例可寻。



史书上记载,北宋末期,朝廷就施行过在地方设立多个税务司,将商税收税权彻底国有的政令。



但各地税务司设立以后,遭到了豪门大户,以及许多官员反对,最终还是被裁撤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北颂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圣诞稻草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圣诞稻草人并收藏北颂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