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那个玻璃真的不是你造出来的?”



寇天赐坐在寇季面前,狐疑的看着寇季。



寇季躺在躺椅上,懒洋洋的道:“白石楼三层的那一卷有关于玻璃制造之法的羊皮卷,你都翻了四次了。



是不是我造的,你还不清楚?”



寇天赐迟疑道:“可是玻璃作坊那些人用的玻璃制造之法,跟羊皮卷上的有所不同。”



寇季打了个哈欠,“能有什么不同,不都是用沙子弄出来的吗?”



寇天赐还要继续发问。



寇季却摆摆手道:“行了,别在我身边问东问西了。有空你可以多看看白石楼里的藏书,里想知道的东西,里面都有。



只要你精心研究,肯定能研究出与众不同的东西。”



寇天赐盯着寇季,“那您让我见一见藏在文昌书院里的那位神秘的大学问家。”



寇季翻了个白眼,“文昌书院是你看着建立起来的,里面有什么,你比我都清楚。根本就没有什么神秘的大学问家。



非要说大学问家的话,苏洵勉强算一个。



那厮如今已经翻阅了十多万册大食书籍,从里面总结出了不少好东西。



连你祖父都自愧不如。



如今在研究西方历史的时候,也会跟他探讨一二。”



寇天赐沉声道:“可我问过苏洵了,苏洵并不会水泥锻烧之法和玻璃制造之法。爹您不肯告诉我,难道是有什么秘密?



难道真如民间所言,您抓到了一个神仙,劝进在文昌书院里帮你炼制那些奇奇怪怪的东西。”



寇季鄙夷的看了寇天赐一眼,“神仙还能被人抓住?能被人抓住的那叫神仙?”



寇天赐正色道:“民间传闻,神仙也有克星。”



寇季不屑的道:“神仙真要有克星,那当神仙肯定没有当人自在。”



寇天赐再次问道:“那您到底有没有抓到神仙?”



寇季瞪眼道:“都说了,那些稀奇古怪的东西,都是大宋的学问和大食学问碰撞以后产生的。



大宋的锻造之术,有大宋的长处。



西方的锻造之术,也有西方的长处。



两两结合,自然有不一样的好东西产生。



人蠢就要多读书,多思考。



而不是信那些神神鬼鬼的东西。”



寇天赐苦笑道:“我不信那些神神鬼鬼的东西。我就想问问他,看看他能不能研究出在海上航行的铁船。”



寇季愣了一下,感叹道:“那东西啊……恐怕得三五年以后了。”



寇天赐皱眉道:“这么久?”



寇季听到这话,差点没吐血。



跨越了几百年的产物,是那么好弄出来的?



一些原材料还在遥远的北美洲和南美洲呢。



种世衡几个人虽然依照他的意思都派出了敢死队,可什么时候回来,谁也不知道呢。



寇季没有搭理寇天赐。



寇天赐却想到了寇季话里的一个漏洞。



寇天赐目光灼灼的盯着寇季,“爹,那个神神秘秘的大学问家,不会是您吧?不然您怎么可能知道在海中航行的铁船三五年以后才会出现?



以前我总是听娘提起,您在没有南征北战的时候,在府上总会捣鼓出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



我问过祖父了,祖父说是异人所授。”



寇季闻言,一点儿也不慌,甚至还鄙夷的瞥了寇天赐一眼,“你这孩子魔怔了。人力有穷时,我就算再厉害,也弄不出那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



以前在府上的时候,匠人们捣鼓出那些稀奇古怪的东西,都是府上花重金奖赏的结果。



不信你随便去找几个技艺娴熟的匠人,许他们一笔重金,让他们想办法改良他们的手艺,要不了多久,你就会看到成效。



至于我为何知道铁船能锻造出来的时间,那更简单。



铁船在大食的一册书籍中有所提及。



只是书籍十分古老,能认识上面文字的人不多。



你爹我也是花了重金,才请人将上面的文字翻译过来的。



可惜东西当时放在天圣馆。



下面那些人在焚烧大食宗教典籍的时候,不小心将其焚毁了。



为此你爹我差点暴起杀人。”



寇天赐被寇季忽悠住了,他喃喃的道:“如此说来,大食的学问,真有可取之处?我要不要潜心研习一番?”



寇季不咸不淡的道:“聪明人都不会去做蠢事。”



寇天赐愕然的看着寇季。



寇季淡淡的道:“我要是你,我就学习那些大食学问和大宋学问结合以后产生的学问。那是多个传承的精华,那才是好东西。”



寇天赐眼前一亮,“比如您结合了大食算学和大宋算学总结出的新算学?”



寇季缓缓点头。



寇天赐起身,“我明白了……我去找找看,看看有没有其他造船的书籍。”



寇季幽幽的道:“有肯定是有的,不过貌似只是一个设想。而且需要很多学问做支撑。你真要看的话,恐怕要学很多东西。”



寇天赐笑着道:“我们有的是人,不用自己赤膊上阵。”



寇季满意的点点头。



寇天赐笑容满面的离开了。



寇季在寇天赐走后,躺在摇椅里,一边摇晃一边瞥嘴,“一个人懂的太多,真是个罪过……还好我聪明,懂得把麻烦甩出去……”



白石楼里自然有造船的书籍。



不仅有造铁甲船的书籍,还有关于蒸汽机的书籍。



甚至还有火车等物。



只不过有些粗糙。



想要将东西研制出来,要学的很多,要花费的时间很长。



用寇季的话说,那些都是东西方学问碰撞的产物。



至于它们真正的由来,只有寇季清楚。



反正大食的书籍足够多、大宋的书籍也足够多。



几乎没有人能通读那些书籍。



自然也没办法揭穿寇季的谎言。



就算有,那也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事情了。



到时候各种新出的书籍、新出的技艺混杂在一起,谁也挖掘不出参杂在其中的那些技艺到底源于何处。



更重要的是,宋人不怎么在乎好的技艺是谁发明出来的。



因为匠人处的阶级太低,没人会帮一个匠人扬名,也没人会在意一个匠人的贡献。



人们只会在意技艺好不好用,根本不在乎是谁创造了如此技艺。(3/3)

章节目录

北颂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圣诞稻草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圣诞稻草人并收藏北颂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