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细究之,欺君罔上的罪名也能参上。
这几日,弹劾宰相的奏书如雪花一般,但都被皇帝留中不发,其意味,着实深长。
“事情还有挽回的余地!”王宁很了解皇帝,若皇帝不信宰相,其攻击就如同秋风扫落叶,而不是现在的不上不下,架他们在火上烤。
他站起身,深吸一口气,沉声道:“陛下在等待着咱们顺从!”
“顺从?那就这样不了了之?”赵诚知道顺从的意味,士大夫阶级的特权,就这样放弃了,宰相的威严,也就这般扫地。
“只能这般了!”崔泉起身,拍了拍衣袖,将毡帽戴起,苦笑道:“现在朝臣一分为二,声讨我等的声音也越来越大。”
“我这个首相难辞其咎,只能告退了!望诸位戮力而行,再复大唐!”
不待众人反对,他就缓缓而去,背影莫名地带着些许落寞。
“唉!”次相赵诚则摇摇头,这场君臣的摩擦,本就是小事,结果稍有不慎,就酿成大事,犯了君臣大忌,只能让首相告罪而出。
孙钊眯着眼睛,思虑着接下来又该如何行事。
崔泉可是与钟允章同时的宰相,威望足以压制政事堂,其他几个宰相难有一个匹敌的,但赵诚则不同,他性子较软,哪怕作为首相,也难一家独大。
这次犯皇帝忌讳,也是崔泉掌控政事堂数年,心思懈怠所致,尤其是灭了江南,朝野威望大涨,一时间得意失去了谨慎。
首相一走,又添了两个新人,权力的分配,又该重新开始了。
瞥了失神的赵诚一眼,孙钊嘴角微微翘起,然后又恢复了原样。
王宁则皱眉不语。
这次事件,他的损失,仅次于崔相公,因为他失去了是皇帝的独样信任,从此沦为普通的宰相。
圣宠不再……
团结的政事团,在首相走后,瞬间一团乱麻。
争权夺利还是在所难免。
在收到崔泉的乞骸骨书后,李嘉照例留中不发,反而下旨宽慰,说离不开你云云。
崔泉也识相,知晓自己真的是恼了皇帝,所以再三请求。
如此,第四次后,皇帝这才为难之下,允许其致仕回家。
其年龄,不过五十六岁。
“君以恩御臣,臣以义事君,贪以是息,而让以是作。”
这种推让虽然麻烦,但却是封建礼法之一,体现的君臣和谐,毕竟皇帝依靠臣子统御天下,必须讲究。
会形成一种致仕荣耀、知止求退的社会风气。
所以,李嘉又给崔泉加衔中书令,正二品,让其安然退休,好聚好散。
致仕后,崔泉实质上只是中书侍郎,正三品,加衔同平章政事,因为中书门下二省合一,他这个中书侍郎,其实就是首席宰相,赵诚这个门下侍郎,只能屈居次相。
像孙钊本治只是转运使司衙门的总运使,然后加了同平章政事,白麻宣下。
这边说一下,由于李嘉把府一级提到了正四品,所以原三省官加升一级,如中书侍郎,从四品到了三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这几日,弹劾宰相的奏书如雪花一般,但都被皇帝留中不发,其意味,着实深长。
“事情还有挽回的余地!”王宁很了解皇帝,若皇帝不信宰相,其攻击就如同秋风扫落叶,而不是现在的不上不下,架他们在火上烤。
他站起身,深吸一口气,沉声道:“陛下在等待着咱们顺从!”
“顺从?那就这样不了了之?”赵诚知道顺从的意味,士大夫阶级的特权,就这样放弃了,宰相的威严,也就这般扫地。
“只能这般了!”崔泉起身,拍了拍衣袖,将毡帽戴起,苦笑道:“现在朝臣一分为二,声讨我等的声音也越来越大。”
“我这个首相难辞其咎,只能告退了!望诸位戮力而行,再复大唐!”
不待众人反对,他就缓缓而去,背影莫名地带着些许落寞。
“唉!”次相赵诚则摇摇头,这场君臣的摩擦,本就是小事,结果稍有不慎,就酿成大事,犯了君臣大忌,只能让首相告罪而出。
孙钊眯着眼睛,思虑着接下来又该如何行事。
崔泉可是与钟允章同时的宰相,威望足以压制政事堂,其他几个宰相难有一个匹敌的,但赵诚则不同,他性子较软,哪怕作为首相,也难一家独大。
这次犯皇帝忌讳,也是崔泉掌控政事堂数年,心思懈怠所致,尤其是灭了江南,朝野威望大涨,一时间得意失去了谨慎。
首相一走,又添了两个新人,权力的分配,又该重新开始了。
瞥了失神的赵诚一眼,孙钊嘴角微微翘起,然后又恢复了原样。
王宁则皱眉不语。
这次事件,他的损失,仅次于崔相公,因为他失去了是皇帝的独样信任,从此沦为普通的宰相。
圣宠不再……
团结的政事团,在首相走后,瞬间一团乱麻。
争权夺利还是在所难免。
在收到崔泉的乞骸骨书后,李嘉照例留中不发,反而下旨宽慰,说离不开你云云。
崔泉也识相,知晓自己真的是恼了皇帝,所以再三请求。
如此,第四次后,皇帝这才为难之下,允许其致仕回家。
其年龄,不过五十六岁。
“君以恩御臣,臣以义事君,贪以是息,而让以是作。”
这种推让虽然麻烦,但却是封建礼法之一,体现的君臣和谐,毕竟皇帝依靠臣子统御天下,必须讲究。
会形成一种致仕荣耀、知止求退的社会风气。
所以,李嘉又给崔泉加衔中书令,正二品,让其安然退休,好聚好散。
致仕后,崔泉实质上只是中书侍郎,正三品,加衔同平章政事,因为中书门下二省合一,他这个中书侍郎,其实就是首席宰相,赵诚这个门下侍郎,只能屈居次相。
像孙钊本治只是转运使司衙门的总运使,然后加了同平章政事,白麻宣下。
这边说一下,由于李嘉把府一级提到了正四品,所以原三省官加升一级,如中书侍郎,从四品到了三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