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强求,心中自然不舍!”少年倒是是彬彬有礼,令人不由得心生好感。



原来是不舍家乡之故,倒也是人之常情。



“哭泣在于,岭南李氏,好不易重聚,正是壮大之时,又分南北,千里迢迢,何不让人哀伤?”



听到这,两人不由得肃然起敬,这少年郎,竟然站到了宗族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果真是不可小觑。



“宗室不曾想也有如此人才!”两人齐声感叹。



“为何宗室也会北迁?”赵子述问道。



“无外乎狡兔三窟罢了!”顾百俭刚想制止,那少年郎却直接回答道,心直口快之至。



这句话,真的是噎死人,两人瞬间无语,回答什么也不好,还不如沉默。



不过,可以知晓,此人,要么是个耿直男,要么是个极其聪明之人。



令人庆幸的是,此人是任嚣李氏,而不是内李。



红、黄两册来区分近远宗室,可不能明言,所以,大家就将居住在任嚣城的红册宗室,称之为任嚣李,近支李氏,则是大内李,以作区分。



而任嚣李与普通的臣民一般,犯忌讳的话,皇帝一般不与追究,显示大度,因言获罪的很少。



但内李可是近支,与皇位距离很近,说错话,容易被皇帝猜忌,谨言慎行,才是王道。



毕竟咱们大唐,一向兄弟和睦,子弟亲善,这是一贯的传统。



“广州李夏,在此别过——”少年郎满怀愁绪,转身而别。



“好像是承天府尹、福清男李淮,李公之子。在京城有诺大的名声,这是个聪明人,宗室中的聪明人,异日定能高官厚禄!”顾百俭摇摇头,说道。



“定然如此!”



“我也该走了,赵兄,长沙府再会!”顾百俭也挥挥手,说道。



“顾兄,再会!”赵子述将柳枝送上,伤感地说道,在这乱世,今日一别,恐怕再难相见了。



目送其离去,赵子述回首,打定主意要回乡了。



“我儿刚才去见了何人?”



福清男的马车由高头大马拉着,又是宽敞的四轮大马车,皇帝御赐,作为宗室中少有的高官厚爵,李淮倒是淡定。



自多年前,他就潜伏番禹,策划太学生闹事,又去任贺州刺史,瓦解西北军,再监督粮草,保证了北伐军军事行动,再作为使臣,与诸国争辩。



可以说,如今坐到承天府府尹的位置,他可是凭借着真才实干,一个福清男在身,也是正当的。



可惜,不是军功,带兵打仗的,不然就是伯爵了。



“两个读书人,一个似乎是礼部顾侍郎家的公子,另一个是太学的学生。”李夏轻声道。



“太学?这可真是一个好地方!”听到这个名字,李淮感慨万千,这里可是他功勋的起点,笑道:



“如今圣人又重视太学,我儿到了长沙,也应去太学读书!”(2/2)

章节目录

大唐再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兰彻二世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兰彻二世并收藏大唐再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