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能纺能织即可,年岁须得十三以上,薪酬的话,铜钱少,基本上发粮的,一个月一石,若是干的好,还有赏钱!”女子虽然凶神恶煞,但说话却是温和。



“多谢娘子!”



于是,婆娘就在后头排队,而张大牛则只能在一旁等候了。



他心中却想着刚才的话,一直不平静,一个月一石粮食,却是去市集买,却要两三百钱呢!



铅钱不收,市面上也越来越少,交易都用铜钱,没了铅钱,铜钱也贵了,一石粮食,足够他们一家老小吃一个多月了,换成粗粮,更能吃两三个月,比耕田好多了,旱涝保收……



不行,种田是本行,哪里种出来了的粮食吃的踏实,等日子好过了,就让婆娘回来,靠女人养活,这话着实伤人。



等待了约大半个时辰,张大牛就见婆娘兴冲冲地跑回来了,笑着说道:



“咱通过了,等过了年,就去!”



“七八里路,有点远,你又是个女子……”张大牛颇为犹豫地说道。



“不碍事的,在城里呢,每天城门口都有人去接咱们,咱们是东门走,也只两三里路,每个月可有一石粮食呢!”妻子看出丈夫的犹豫,发出了致命一击。



“那就这样吧……”



“我刚才打听了,禁军准备招人哩,咱们老大也十六了,去了禁军,每个月就有五百钱!”张大牛轻声说道。



“不行,只有青皮无赖才去当兵,而且还上战场,是要死人的——”妻子拒绝道。



“如今不一样了!”



“怎么不一样了?”



张大牛一时间嘴笨,说不出话。



由于新设了几个纺织场,动用了上万贯的资金,照例,少府寺的少卿邵海需要禀明皇帝,进行解释的。



在这冬日,他匆匆来到皇宫,还有两日就是正旦了,宫里头虽然因为太上皇的逝去有些冷清,但到底还是有些喜庆的氛围。



皇帝身着麻衣,按照惯例,是需要披麻戴孝二十七日的,在御书房中,燃起了数个火盆,皇帝坐在桌子上,正看着奏折。



“陛下——”被宦官牵引,邵海跪下。



“起来吧!”皇帝眼皮也不眨,直接问道:



“这次设了几个场子?招了多少人?”



“回禀陛下,这次设了五个场子,弄个上万个脚踏纺车,招募的女子也有一两万人了,年后就开始纺织,仅这五个场子,每年能带来数万贯钱!”



“怎么那么多?”皇帝有些惊奇。



“幸赖陛下鸿福,湖南、南平被下,尤其是南平,贯通数地,需要大量的丝布,而且,倭国那里也渴求甚多……”(2/2)

章节目录

大唐再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兰彻二世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兰彻二世并收藏大唐再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