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别去惹那罢黜使了,听着名字,我就牙疼!”转运使武堂叹了口气,肥肉不可抑制地颤抖起来,连忙摆手道:



“这些人,就是活神仙,风雨不侵,刀枪不入,许多人,没被查到,只是去联系感情,送点土特产,就被人家查个干净,遭了秧!”



“咱们这叫做自投罗网,可不能学!”



听到这,高墨也只能无奈地说道:“这可如何是好?县衙中,尽是一些奸猾胥吏,与地方豪族勾结颇深,今夏咱们以为夏粮多了不少,就尽在掌握了,谁知,东湖上,竟然有了纰漏!”



“东湖北接长江,与黄州各江而望,乃是上好的水上通道,咱们的鄂州,以及江西各州县的物产,都能北上输送,而中原的东西,也能进来!”



武堂认真地分析道:“自淮南十四州三十县,尽割中原后,此地就是重要的水上通道,私盐,茶,布,铁等,鄂州、八县,皆以为通,若是咱们来收,一年最起码,也得三万贯了!”



“三万贯?”高墨惊了,这真是巨大的收益,按照规矩,朝廷五,县三,州、府各一,武昌县起码得分上九千贯。



而武昌县除了粮以外,其他的商税分下,也不过两千来贯,这要是税关划归转运使司,武昌县真得富得流油了。



“起码得五年光景了,地方豪族怎么可能收手?”



光是税就三万贯,那么其他的利润,起码得翻个两倍吧,高墨觉得,地方豪右,绝对舍弃不了这条商道,以及税关。



“咱们两人,不过是去年新近而来,地方豪右早就放荡多年,怎可罢休?”



说着,高墨看着武堂,等待这位转运使的回答。



县衙中的衙役们,对于东湖附近的豪右,早就难以割舍,皮肉不分,怎么可能对转方向对付豪右,所以县衙自然是没法子了,只能指望转运使司。



“哎,我这就更难了!”武堂无奈道:“今岁,还是胡总使带着几千兵马坐镇,才堪堪将夏税收好,秋税如今,也不知能否落下,咱不过几十个税丁,能做甚?”



“再说咱们没有水师,也做不了事!”



“要不,县尊先可以好言相劝,若是不从,咱们可以动用巡检营?”



“巡检营?”高墨惊讶道:“不过区区三百人,能做个甚?妄动刀兵,我吃不了兜着走!”



“巡检营虽然不多,但可是训练有素,营正可是禁军都头出身,本领高,剩下的,我可以用豪族抗税为名,请求武昌县动用巡检营协助,这样一来,上头就有了交代了!”



武堂一脸从容,说道:“只要咱们秋税大增,州、府定然欢喜,会为我等隐瞒一二的,到时候就无人怪罪了。”



“此法倒是妙不可言!”高墨心中欢喜这法子的确完美,不由得双眼放光:“就这么办了!”



大桥乡,周府,如今已经陆陆续续聚集了不少的豪族当家人,周老爷子亲自出来待客。



“诸位,县衙传来消息,那转运使贪得无厌,竟然勾结县衙,准备将咱们的税关收回,让朝廷接管!”



周老爷不过五十多岁,已然是整个武昌县有名的士绅,有头有脸的人物,他毛发旺盛,虽然拄着拐杖,但却似四十来岁,精神抖擞。



“咱们武昌县,大半的农户,就是靠着东湖而活,布匹,盐,铁,瓷,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章节目录

大唐再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兰彻二世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兰彻二世并收藏大唐再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