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自然也拿到了第一手资料。



高档的茶坊所用茶具都是“南青北白”,南青就是江南越窑青瓷,北白就是北方邢窑白瓷。



南青北白可谓是大唐瓷器的珍稀品,是年年上贡的必备品。



没错,唐代并没有官窑与民窑之分,宫廷所用青瓷白痴,皆是越窑和邢窑所贡。



至于青瓷白瓷有何稀奇之处?



陆羽在他的传世名作《茶经》里都有记载:“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



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



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



在陆茶圣看来,白瓷远不及青瓷,当然,他是站在茶道的焦炉而论的。



况且陆茶圣是江南人士,难免对青瓷有所偏袒。



那些低档的茶坊,自然用不起名贵的青瓷白瓷,他所用通常都是耀州窑的素烧茶器,或者是谭总铜官窑的釉下彩陶瓷茶器。



耀州窑和铜官窑走的都是平民路线,价钱不贵,器物又美观耐用,可谓是物廉价美。



低档茶坊面对的客人大都是平民百姓,有的甚至就是在街边支个棚子,放几张几案竹席,就可以做买卖了。



如果使用青瓷白痴茶具,客人不小心打碎了怎么办?



有些穷人未必配得起得起一只青瓷茶盅!什么类玉类银,什么类冰类雪,皆是指道青瓷白痴的釉色之美。



美则美矣,未尽善矣。



什么青瓷,白瓷,唐公子统统不予采纳,既然他前生是四川人士,那自然就得用蜀中的茶器。



蜀中邛窑的青瓷的烧制,自两晋南北朝时就已十分成熟。



只是不知为何,却没有登上大雅之堂。



在唐公子看来,邛窑的青瓷或许不如越窑的青瓷精细,然精细有精细的好,朴拙有朴拙之妙。



饮茶本是一种回归绿色田野的心灵之旅,精细虽好,却不如朴拙更恰如其分。



因此唐公子从街上一次就买了一车的邛窑青瓷与绿瓷回来,教香玉他们用井水仔细清洁之后,分门别地摆放在茶柜上待用。



按照陆茶圣的规矩,茶艺之事,须备足二十四器,可谓是繁复异常。



除了茶器,还有茶叶。



开茶坊卖的是茶,茶叶才是重中之重。



毫不例外,唐公子所用的茶叶均是蜀茶,为了照顾各人的口味,才添置了一些其它茶叶。



蜀茶自古就闻名遐迩,尤以剑南蒙顶石花为最,蒙顶石花乃是大唐最为人称道的名茶之一。



蜀中天府之国,物产丰饶,饮茶之风隆盛,自古就是产茶名地,仅东川便有神权、小团、昌明和兽目四种名茶。



即便唐公子只用蜀茶,也完全能够支撑起七碗茶的买卖。



但唐公子不是那么顽固的人,为了多赚点银子娶媳妇儿,他自然不能只凭自个喜好行事。



“噫!这茶好香哦!且味道与众不同,难怪唐公子一来就敢开这么大一家茶坊,原来是有恃无恐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大唐之首席美食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画不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画不成并收藏大唐之首席美食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