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事,吉温和张御史将他押解到京师,就是为了兴师问罪,现在既没人前来刑讯,还好吃好喝供着他。



莫非是他们想彻底将他这颗眼中钉拔掉——杀人灭口!直到御史台派人下来提审安邦,安邦才意识到事情似乎有了转机,只要御史台插手,京兆府自然就不敢为所欲为。



王御史就是御史台拍下来提审他的两名陪审之一,王御史名唤王允,与安邦的交情非浅。



当年他们是同年同科,在释褐为官之前,二人就已相识,并且互相欣赏,将对方引为知己。



只是后来二人一人到地方任官,一人留在京师为官,虽然长安和新丰相聚甚近,然各自公务繁忙,这些年二人也难得见上一面,时间一久,自然而然地就显得二有些生疏了。



直到裴旻将一纸诉状送到御史台,王允才知道安明府人在京师,并且下了大狱。



虽说当时还不知究竟,但王允相信安邦绝非贪婪小人,更不可能成为一名贪官。



王御史出身名门之后,有祖辈的荫庇,所以一入仕就是弘文馆校书郎,这个官职虽然品秩不高,却是令天下士子们都无比艳羡的美官。



这个官职不仅是日后升迁的踏脚石,简言之,就是做几年校书郎,下一个职务必定是非同一般。



而且校书郎是在皇城之内办公,接触天子和王公大臣的机会多,这对日后的仕途有百利而无一害。



而安邦出身贫寒,全凭十年寒窗苦读,才取得了做官的出身,可即便如此,他与王允相比,身份与地位也是天壤之别。



但王允敬佩安邦的为人品行,早已视安邦为知己,尽管出仕后,二人不常相见。



但他对安邦的敬重之情却未受丝毫影响。



因此在知道安邦不幸遭难时,才千方百计从中周璇,可以说安邦能得脱牢狱之灾,王允在背后出了很大的力。



“安兄言过其实了,小弟不过略尽绵力而已。



想当年你我二人同年同科,常常夙夜不寐,通宵畅谈,只是后来各自忙于公务,才疏于来往,但当年你我二人的友情,王某不敢稍忘。



听闻安兄无端下了大狱,小弟岂会袖手旁观?



况且安兄乃是遭奸人所害,小弟身为御史,更应秉公而断,岂能让好官受冤,恶官当道?



唉,只是小弟也不过是一个小小御史,官微言轻,不能尽如我愿啊!”



“贤弟,你我虽然多年不曾秉烛夜谈,可愚兄发现贤弟却是一点没变,贤弟能保持初心,愚兄甚感欣慰!贤弟也不必太过介怀,这天下之事,岂能尽如人意?



自古以来皆是官大一级压死人,当朝又岂能例外?”



安邦伸手拍拍王允的臂膀,王允握住安邦的手,二人心情都颇为激动,仿佛又回到了意气风发的少年时代。



“走!安兄,你多日在狱中受苦,今日真相大白,你我二人得好好喝几盅!”



安邦哈哈一笑道。



“好!”



王允痛快应道,“小弟今日做个小小东道,咱们来个不醉不归,如今那赵環已自取灭亡,再不能为非作歹了!咱们理应好好庆祝一番!”



“说得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章节目录

大唐之首席美食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画不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画不成并收藏大唐之首席美食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