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唐云的印象中,李白除了是个酒中大户,腰力惊人,他还是个深藏不露的剑客。



李白的一生,用九个字概括足以:一壶酒,三尺剑,万卷书。



史书说他“十五好剑术”,任侠使气,据说无论走到哪里,袖中都藏着匕首。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他有他自己的诗为证。



在这一点上,李白与初唐诗坛领袖陈子昂的经历极其相似。



都生在蜀中,都是家中殷富,少年时都尚侠好剑术,都曾因击剑伤人,差点惹下官司,最后都是家里花钱消灾。



最后都离开蜀中,来到了京师长安,最后都名垂青史。



陈子昂之诗风骨狰狞,一反六朝诗歌的彩丽颓靡,从而被后世诗家誉为“诗祖”。



李白诗风清新俊逸,浪漫奔放,用陈子昂的一首诗来形容,便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但李白豪迈不羁,岂会独怆然而涕下?



此诗一出,连春香等几个胡姬都禁不住拍手喝彩。



柴荣达提议大家举杯为这首诗干一杯!“云哥儿,巡到你啦!”



春香笑嘻嘻看着唐云道。



唐云看了看桌案上那银卮中满满的酒液,第一个念头就是抄!必须抄,他可不想把一大卮酒灌下肚子!问题是抄谁的呢?



唐公子脑幕上像后世候机大厅的led屏,历朝历代的名篇如密密麻麻的航班信息一般飞速滚动。



抄谁的?



抄谁的?



唐云不自觉地站起身来,似乎抄谁的都可以,只要吟咏的是目前事即刻。



可一紧张,唐公子突然得了选择障碍症。



此时窗外的雨已经停了,天空突现彩虹,一阵柳笛声自远处悠悠传来。



唐云定睛一看,只见开阔的原野上多了一头牛,牛上坐着一个戴笠披蓑的牧童,一边赶着牛往家走,一边吹着柳笛。



唐公子灵光一闪,心下喜道:“有了!今天不是清明节嘛,又有牧童,虽然在窗外,那也是目前事啊!”



“我看唐家郎君是憋不出来了,何不甘愿受罚?”



裴旻嗤之以鼻道。



这话不仅难听,而且煞风景。



赋诗是多么高雅的事,那得说突然灵光一闪,怎么能说是拉屎一样“憋”出来的呢?



唐公子心下不悦,但现在他想到了一首应情应景之作,与其反唇相讥,不如用“实力”打他的脸!“裴将军,我若是口占一篇,能与李供奉那篇比肩,你就把那酒卮酒饮尽如何?”



唐云笑眯眯地看着裴旻说道。



所谓口占就是没有腹稿,当场吟哦。



若是石大壮在场,看到唐公子这种笑眯眯的表情,心下定会为裴将军担心了。



这笑眯眯的表情意味着唐公子要使坏了。



“嗬,好个狂生!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大唐之首席美食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画不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画不成并收藏大唐之首席美食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