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他两路不同,对于兴元府这一路来说,粮食的问题,才是决胜的关键。



张维卿毫不怀疑,己方军队对于关中藩镇的碾压,就是秋风扫落叶。



装备上,铁器应用广大,甚至还有制式的铁板甲,虽然粗糙,不耐用,但除去这些劣势,只是比皮甲强,光溜溜的强吧。



集结在兴元府的唐军,据他所知,经过一两年的准备,其着甲率,已经超过了五成。



不是他小看关中兵,就凭借着那残破的州县,能搜刮多少钱粮,准备多少铠甲?



着甲超过三成算他输,哪怕加上皮甲。



至于战力,关中兵更是比不上日日操练的唐军,隔三岔五的吃肉,米饭管饱,甚至还有大豆油吃食,吃饱穿暖,精气神大为不同。



哪怕一向孱弱的蜀兵,经过这番堪称严苛的训练,也有了一股精兵的气魄。



至于关中的藩镇兵,不提也罢,能赶得上东京禁军的一半,已经是烧高香了。



所以,全面的比对了一下,张维卿实在想不到还有啥打不过,唯一的缺漏,就在于地形,也就是粮食。



决胜的关键,就是粮食。



于是,他从巴东到西川,这一路来,他不停地收集骡马? 矮马? 甚至组织各州县进行民夫的召集,就是为了提前运输粮食。



他倒是不虞泄露战机。



且不说这时的消息传播速度? 再加上蜀地的地形? 平白增添了困难,最后兴元府进行管控? 不得经商,也不得出游? 封锁了消息? 哪里能传出去。



紧急慢赶,待他收集了两万匹矮马及骡子时,时间已经到了十二月末,即将过年。



一到过年? 整个皇宫都陷入到喜庆之中? 普通的宫女宦官们哪里知晓什么军国大势,唯皇帝娘娘心思而动。



所以,李嘉刚起个早,贺朝之后,又去晨昏定省? 去太妃那里问候一番。



正旦日的大朝会,让李嘉疲惫不堪? 哪怕他令人删减了许多,但仍旧苦不堪言。



瞧着礼部官员乐此不彼地调派着? 李嘉甚至怀疑这些人是故意折磨自己。



到了太妃殿中,他才缓了口气? 见到卫王李宾? 兄友弟恭了一番? 这才退去。



到了这时,天又将黑。



他又不得停歇,又与宣王一家,进行一番家宴后,整个人都快散架了。



一年中,这样累人的日子有三场,千秋节,冬至,正旦,繁重的礼节,让皇帝和大臣们苦不堪言。



皇帝的身体不好,除了女人朝政吃药外,在李嘉看来,繁杂的礼仪也占据了很大的部分。



这不,大年初一,李嘉就得知噩耗。



好几个年近六十的官吏,熬不过年夜,就去世了。



可能是冬日寒风,也可能是政务,但更大的可能在于正旦的礼仪。



神武七年(966年)的到来,距离预定四月初一出兵,已经不远。



受迫于这种紧张的气氛,他也不得闲告别女人温暖舒适的胸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大唐再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飞天缆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飞天缆车并收藏大唐再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