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推荐票!求推荐票!求推荐票!



“家辉几时回港?”蒋志强好奇询问。



“应该同女王一起回来。”吴孝祖指了指窗外正在街边挂米字旗的人,看了眼蒋志强,“点样,有事搵他?”



“没什么,只是有几家公司想找他开戏而已。”蒋志强饶有兴致的看了一眼外边张灯结彩挂米字旗的劳工,瘪瘪嘴冷笑,“讲大陆如何怎样,鬼佬又好到哪里?亲妈不认,抱着仇人哭。数典忘祖……”



“蒋生小心隔墙有耳,对蒋会长不利。”吴孝祖劝解一句。他不怕有耳,但怕中秋节将至,河蟹太肥。



“我回来通知一下家辉哥。”讲到这,吴孝祖一脸无奈,“这对公婆离开后,我拍了不知多少封电报催他们。公司的事情乱成一团……”



江嘉华一走开,筹拍进展还好说,有李钊基、刘玮镪等人帮忙。但各种手续、账务关系这些真的让吴孝祖很头大。连续拍电报给李翰祥的《火龙》剧组,催促梁镓辉与江嘉华快点返回。



也幸好这是李翰祥,不然拍电报都困难。



李翰祥导演是极少数走遍两岸三地进行拍片的大导演,对华语电影事业的交流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做为第一批赴内地拍摄的大导演,李翰祥在内地高层都挂着名号。吴孝祖也只能“曲线救国”,让人拍电报给这位大导演。



梁镓辉一对公婆不在港,吴孝祖发现生活好像都缺少了许多滋味,很不习惯。连吃饭都没有往日在梁镓辉家里吃得香。这是实话。



“财务的事情我派公司的会计师帮你核算一下好了。然后你找律师楼报税核对。”蒋志强苦笑。



两家公司财务对接让蒋志强头大得很。吴孝祖这边乱糟糟一问三不知。他也只好让安泰把1024火车头的财务报表一起做出来。



“你最好是搵(en:找)一家律师事务所和会计楼。现在还好,以后外埠票房或者……”蒋志强言有所指。



录像带市场和外埠票房市场自然也是俩人囊中之物。



别讲什么保证,也别讲什么影片消亡!商人这种人从来就不要脸。



再讲,当时发出的承诺就是“本土大荧幕永久消失”,并不包括录像带和外埠市场。



86年,录像带已经成为了好莱坞电影后期收入的一部分,且越来越重。这一块的市场份额虽然还未超越票房收入,但却利润极高。再过两年,录像带市场会一举占据好莱坞电影半壁江山,租赁业务好莱坞赚得盆满钵满。



日韩、港岛录像带市场潜力同样巨大。今年,港岛已经冒出了不少录像带商店和放映厅。



想一想后世内地那满地开花的“录像厅”和蓬勃发展的录像带,节操这种东西似乎可以扔到一边,底线这东西也可以再放低一点。



反正吴孝祖除了在乎女人的贞操外,自己的节操并不是很在意。



安泰不具备外埠市场电影发行的实力,同时录像带市场也没有能力去撬开这块蛋糕。只能徐徐图之。



最起码吴孝祖就知道蒋志强在接触东南亚片商,准备把《雨夜屠夫》的外埠发行卖掉,至于录像带市场……更要等等再说。



港岛电影录像带分成机制还未完善,盗版问题解决不了,录像带版权卖不了几个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我本港岛电影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再来一盘菇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再来一盘菇凉并收藏我本港岛电影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