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云密布的天空,时不时响起雷声,看上去随时都可能会下雨,却阻挡不了一处村庄里人们看热闹的热情。



这是令狐氏宗族聚居的村庄,一座私第外,看热闹的村民们几乎要把门口道路挤得水泄不通。



虽然人还没来,但村民们已经开始议论,议论着当事人:令狐休、令狐绪兄弟。



令狐休、令狐绪,为这家的庶子,其父令狐熙,颇有田产,曾为周国的官,后来不知何故,辞官回乡。



膝下诸子,各有前程,而庶出的令狐休、令狐绪,平日里默默无闻,不过是嫡兄弟面前的使唤,家族里跑腿的帮闲,没什么正经事做。



但现在,可不得了了:令狐兄弟从军出征塞外,立下大功,活捉突厥可汗。



消息传到村里,全村轰动。



随后,朝廷论功行赏,兄弟俩一个封公爵(县公),食邑二千户,一个封侯爵(县侯),食邑一千户。



这食邑为虚封,并不是真的有那么多户百姓成了受爵者的佃户,而是朝廷每年会拨给受封者这么多户人家缴纳的赋税(粮食、布帛)。



一千户,抵得上一个不小的村庄人口规模,更别说除了爵位,还有朝廷的任用。



昔日不起眼的令狐兄弟,如今可是不得了。



私第外,人们议论纷纷,私第内,大堂里,一家之主令狐熙端坐上首,其左侧,做的是正室吕氏,右侧位置,空着。



几个儿子,则分列阶下左右,一个个面色各异。



管家匆匆而来,禀报说队伍即将到村口。



刚说完,就有隐隐约约的锣鼓声传到堂内,令狐熙听到了动静,下意识看向外面,然后看看空着的右边位置。



一脸平静的吕氏,看着那空空的位置,无名火起:贱人!姗姗来迟,让我们等,好大的排场!



她想要出言讥讽,却意识到今时不同往日,只能忍着不快,默默坐着。



脚步声起,数人匆匆而来,当头一位,却是令狐熙的小妾刘氏。



令狐熙不止一个妾,而年纪较大的刘氏,如今已韶华不再,若不是今日情况特殊,她是没资格出现在大堂里的。



“怎么了,人都到村口了。”令狐熙缓缓说着,语气平静,刘氏赶紧道歉,正要站在旁边,却见令狐熙示意她坐到右边的空位。



迟疑了一下,刘氏强忍着激动之情,在令狐熙右边坐下。



作为侧室,她其实是没资格坐的,甚至连露面的机会都没有,但是,今天不同,今天不同,,,



这一幕,吕氏和儿子们都看在眼里,看着这个昔日地位卑贱的侧室,如今竟然登堂入室,心中不是滋味。



却不得不按下不快。



锣鼓声越来越近,又有欢呼声不断响起,外面渐渐沸腾起来,大堂里的人们,纷纷望向大门方向。



不一会,大堂正对面的影壁旁,出现了一个身影。



那是一个年轻人,身着红色戎服,瘸着腿走路,却没用拐杖,也不用人扶,一瘸一拐的向前走。



院内候着的仆人们,以及大堂内的人们,都看见了这个人的样貌。



七郎令狐休,庶出子,其母刘氏原为府里卑贱的婢女,所以,令狐休被人辱骂时,常被称为“婢养的”。



昔日,“婢养的”令狐休,在家中地位低下,甚至比不过主母身边心腹仆人,时常被嫡兄弟呼来唤去。



家中产业无缘过手,反倒是族里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总是让他和同母弟九郎令狐绪去跑腿。



所以,家中仆人大多看不起这两兄弟。



而现在...



瘸了条腿、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令狐休,看上去比起之前落魄多了,但没有人再敢小看他。



出了趟远门回来的七郎君,样子还是那个样子,却多了一份凛冽之气,而且目光如炬,仆人们哪里敢和他对视。



随后,又有一人从影壁后出现,却是令狐休的同母弟令狐绪。



令狐绪同样一身戎装,慢慢跟在兄长后面走,昂首挺胸,看着眼前熟悉而又有些压抑的大院,胸膛微微起伏,心情激动不已。



从今天开始,没有人,可以再骂我和兄长是“婢养的”!!!



堂内,几位嫡子看着这两个昔日被自己呼来唤去的“婢养子”走近,看着一瘸一拐的令狐休,下意识避开对方的视线。



这是个瘸子,却是食邑二千户的县公,活捉突厥可汗、得皇帝接见并夸赞的功臣,已经不是他们可以俯视的庶出子。



令狐休和令狐绪走进大堂,来到阶下,对着坐在上首的父亲行礼。



令狐熙起身,下阶,抓着两个儿子的手,心中百感交集。



想说些什么,一时间却说不出来。



他知道自己平日对这两个儿子不怎么好,两兄弟被嫡母、嫡兄弟欺负,他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且此次派儿子随军出征,其实也是应付了事。



可没想到,没想到...



令狐熙心中惭愧:我这个做父亲的,问心有愧啊...



令狐兄弟向父亲问安,随后向嫡母问安,吕氏强挤出笑容,应付了几句。



随后,令狐兄弟,向自己的生母刘氏问安。



刘氏看着两个儿子,哽咽得连话都说不出来。



她没想到,儿子竟然这么有出息,没想到,自己一个卑微的婢女,竟然母凭子贵,得封“县君”。



握着儿子的手,想要说些什么,却已经是泪如雨下。



母子仨人抱头痛哭,哭声震天,令狐熙黯然神伤,吕氏和儿子们则颇为尴尬的站着。



旁边,陪同两位功臣回乡的官员,见着此情此景,不好打断,便向外面看热闹的村民,宣读起令狐兄弟立下的功绩,以及朝廷的封赏。



这就是正式通告的意思。



好让令狐兄弟享受一下衣锦还乡的滋味,也让百姓们都知道,朝廷绝不会亏待有功之人。



只要为国效忠,立下功劳,就一定会有回报。



围观的人们,聚精会神听着宣读,人群当众,年幼的令狐琦,吃力的理解着自己听到的内容。



他刚到开蒙的年纪,大人们说的话,他难以理解,但是,勉强能听出来,两位对自己很好的“七郎君”、“九郎君”,如今不得了了。



七郎君、九郎君,为国效命,立下大功,所以,皇帝给他们封大官。



于是,七郎君、九郎君,连带着他们的母亲,都会过上好日子。



自幼丧父、和母亲相依为命的令狐琦,由此心中暗暗发誓:以后,以后,我、我也要让母亲过上好日子!!



。。。。。。



阳光明媚的下午,令狐氏族学内响起钟声,这是放学的钟声,学童们收拾文具,背着挎包,欢呼着跑出学堂,往家里跑去。



正要离开的令狐琦,被先生留住,而且族长也来了。



令狐琦有些不安,以为自己哪里做的不好,先生要把他赶出族学,所以族长才会过来。



“阿琦,我听先生说了,你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乱世栋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米糕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米糕羊并收藏乱世栋梁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