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们外出海训期间,一连留守的老兵,连一根毛也没有在猪圈里出现过。



等于说,在这半个月时间里,各班的菜地浇肥,都是在吃老本。



菜地里自然又是聚集了很多同年兵,大家都是为了一个同样的目标。



三个和尚都没水喝,更何况还是那么多的和尚。



说是下来捡肥的,最后肥没有捡到,牛倒是被吹出来几头。



连队已转入协同训练阶段,这一周开展的是班协同训练。



早上训练时,六门火炮从炮库里推出来一字排开。



在班协同训练展开前,排长钭星宇先带着一个示范班,给两个炮排演示了战炮班的基本操作。



他们演示的是七个人的战炮班,而四班由于郭鹏永探家的缘故,实际人数只有五个人。



别的门道梁荆宜看不太懂,但是几个人他还是数得清清楚楚的。



可是这点小困难,根本难不倒勤劳又智慧的中**人。



人多有人多的办法,人少咱们也能照样玩得转。



如果说一个挖不好驻锄的炮手,是一个没有灵魂的炮手;那么同样的,玩不转战炮班基本操作的班,也是一个没有灵魂的班。宗儒麟对全班如是说。



在训练时,他将人员的各自职责,进行了明确划分,郭鹏永的角色,很快就分摊到了其他人身上。



战炮班的基本操作,按照大纲的要求,满员是八个人。



它包括炮班长、瞄准手以及一至六炮手。



六炮手的话,一般情况下由负责本炮的驾驶员兼任。



在四班,担任炮班长的,毫无疑问是宗儒麟,瞄准手是梁荆宜,一炮手是余白水,二三四五六炮手的职责,则是由王勇学和杜军安俩人共同完成。



梁荆宜是负责方向瞄准的;



余白水担任的一炮手,是负责高低瞄准的,他也需要打动高低机,居中气泡;



王勇学和杜军安的操作会麻烦一些,他们要协力完成:打开并检查炮闩,装填弹丸和药筒等等一系列动作。



战炮班的基本操作中,梁荆宜最怕的是扛大架。



这一条大架有近千斤的重量,想一想,一百斤对一千斤,这比例可是一比十啊!



第一次开架的时候,是宗儒麟和余白水扛的大架,梁荆宜他们三个人在旁边提着把手起辅助作用。



等到第二次开架的时候,扛大架的人换成了梁荆宜和杜军安。



“看着挺吓人的,其实也没多重。”宗儒麟在喊“一二起”的时候,还不忘安慰这两个心里充满忐忑的新兵。



大架压在肩膀上了,梁荆宜感觉也不是自己想象中那般沉重,咬咬牙,还是扛得住的。



在下午准备收操的时候,副连长余辉斯让六个炮班比试用炮和收炮速度,他是想看看一天的训练效果如何。



全连六个炮班,除了二班和四班是五个人,其它班都是六个人。



各班将火炮并架,穿上炮衣,全班成一列横队站在炮尾,班长整好队,向余辉斯报告“某炮准备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战炮岁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子龙路一号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子龙路一号并收藏战炮岁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