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才送走徐光启和左光斗之后,李元便回到府中,独坐书房已经半个多时辰了。



“老爷?妾身可以进去吗?”祖怡萱的声音总是带着安抚人心的作用,柔软但是坚定。



“进来吧。”



李元书桌上摆满了书册。



祖怡萱端了清汤进来:“二妹看老爷还在书房没睡,就下厨给老爷熬了鲢鱼清汤,缓解疲劳。”



“二妹把为夫的嘴巴都养刁了,”李元并未抬头,目光依然落在书册上。



“二妹现在只给夫君一人下厨,”祖怡萱将清汤轻轻放在桌子上,走到李元身边,目光落在李元德手上:“老爷在看什么?”



“老师送给为夫的书册,以前没有时间去看,也没有什么心思,”李元抬起头,轻轻一叹:“方才送别老师,回到府里,突然觉得,无能为力四个字,作何感受了。”



“夫君,”祖怡萱将手轻轻放在李元肩头:“你太勉强自己了。”



李元想要做的更多,到头来会给自己无形的压力更大。



前一段时间,李元经常头疼欲裂,睡梦中有时候额头都会渗出冷汗,最近得了一本心经用以静心养性,才缓解了一些。



祖怡萱心中着实惶急。



“你去休息吧,为夫一会再睡,”李元拍了拍祖怡萱的小手。



“我陪你,”祖怡萱倩然一笑:“奴家也找一本书来看!”



看到李元的心情有些低沉,祖怡萱不想要什么都做不了,可能陪在李元身边,便是最好的。



“好,”李元因为黄河道的事情,也因为徐光启临走时说的话,一时间有些悲叹。



徐光启学贯中西,于农学,天文学,西学,历学皆有造诣,其给李元写的书信中多有对西方学术的推崇,每每谈及推广西学和农利之事,总是有种急迫之感,那种明明好似能够伸手触摸到的希望微光,好似就在眼前的明亮前途,总是差那么一点。



其中有当朝的不重视,文武官员的漠然,还有对于未知的恐惧。



徐光启曾在信中对李元言:无论是儒学还是西学,在民间的碰撞和活力已经可以看到迸发的端倪,无论是数千传教士在当代的散播,还是王阳明,陈献章还是湛若水对于儒学的改进发展,民间确实有一种文化活力,但是令其悲观的是,官场之上,大部分士大夫对于民间的文化发展,不是漠视就是打压,令人扼腕。



不知这是黎明前的最后黑暗,还是至暗时刻到来之前的最后微光。



“夫君!”李元沉思之时,突然听到祖怡萱略带疑惑的声音。



当李元扭头看过去的时候,祖怡萱已经将书本递了过来,芊芊玉手指着其中页面上的一列小字:“夫君可知道番薯?玄扈先生的这本书里面提及的一种作物。”



番薯?



不就是红薯?



李元知道红薯是明朝传入的,但是经年以来,并未见过,也从未听谁说过此物,故而早已抛之脑后了。



“这也是粮食吗?”祖怡萱眨巴着双眸,出身北方的祖怡萱从未见过此物。



“福建一商人从吕宋(菲律宾)将其带入,曾经与广东推广过,徐老在江苏老家一带也推广种植过,其容易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大明最后一个军阀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猎户的飞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猎户的飞猪并收藏大明最后一个军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