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些身体方面的考验自然没办法在虚拟空间里实现,但是唐超却可以让他们进行精神方面的感受,甚至加速整个感受过程。



比如进行体能锻炼,跑步肯定是越跑越累的,如果人类想突破自我,不仅要让身体方面适应那种劳累的感觉,还要让精神也能抵御得住劳累。



在现实里,那就只能照实了去跑,跑个几公里、十几公里的,而在虚拟世界里,只要修改几个数值,跑完五十米就能出现跑完五公里的劳累感。



这种劳累感冲击着大脑神经,不断地发出“想休息”的信号,多来几次,让大脑适应了这种信号,就会产生抗力。



那么等出去之后,再跑步的时候你的身体“劝你”休息,你就可以凭借这种熟悉的感觉抵抗住,然后突破自我,让自己跑的更远,压榨自己的身体潜能,让自己更强壮。



这些涉及到身体方面的训练,虽然虚拟空间不能直接作用于身体上,但至少可以让宇航员有个“心理准备”,那么针对真正的“心理准备”,就是它的强项了。



心理训练是航天员训练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因为执行太空任务需要离开我们所熟悉的环境,而这种环境变化对心理的影响是很大的。



尤其在早期航天活动中,载人航天器提供给航天员的生活环境无论是空间,还是饮食都不是很好,长时间呆在这么狭小的环境,并且要一天24小时忍受机器运转带来的噪声,那感觉相当难熬。



而如果这种感受影响到航天员的心理,那极容易就产生不可想象的后果。



在太空可不比在地面,在地面心里烦了还可以出去透透气,而在太空,门外之后死亡。



随着科技的进步,虽然各方面都有所改善,但是宇航员工作和生活的环境仍然比较“恶劣”。



心理训练也就是使航天员在没上天之前,先对太空中的情况从心理上进行一下适应,比如提前适应密闭狭小空间、适应噪声、适应团队协作、适应一小时拧一个螺丝等情况,增强心理的稳定性。



因为执行任务的复杂性增加,所以每次飞行都有几名成员来完成,科学证明聊天是可以放松心情的。



当然,前提是不能跟话题终结者聊天。



而人类作为社会生物,非常需要同类的陪伴,如果是一直一个人独处,那么出问题的时间绝对比群体出问题的时间要快。



哪怕那些号称不出门的宅男也是经常通过网络跟沙雕网友聊天,要不然真的一个人待着,很容易出心理上的毛病。



正好航天任务需要多人合作,所以除了最初因为航天科技的限制让一个人进入太空外,之后的任务最起码都是双人团队。



为了尽快的使成员之间达到“心有灵犀”的程度,提前的团队训练磨合也成了心理训练的一个重要内容。



实践证明,整个成员组在一起进行训练,对于提高他们在太空中的工作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般航天员共同训练的时间都很长,短期太空任务不少于半年,中期太空任务需要一年,长期太空任务更是要两年以上。



最重要的是他们之前只能在地面对着模型训练,等进入太空之后失重了又得磨合一段时间,总体来说时间就更长了。



而在虚拟空间就可以直接跳过很多步骤,直接让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超级科技领航者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大脸猫脸大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大脸猫脸大并收藏超级科技领航者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