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你们。”
王霄目光之中满是信任之色“你们也放心,之前答应过你们的事情,我也一定会做到。”
化解了太平公主的小手段之后,王霄看向葛福顺“听说你有个表弟,是叫郭子仪的是吧?”
葛福顺急忙回应“回殿下话,却是有一表弟名唤郭子仪。”
“今年多大了,可曾入仕?”
真正开启科举的是隋文帝,完善科举的是隋炀帝,沿用科举的是大唐,真正将其推到主导地位的是武则天。
这些帝王们之所以这么做,选拔人才只是一小部分的原因。
其真正的原因,还是在于对抗关陇集团。
自从北魏开始,鲜卑人拉拢各地汉家门阀,通过联姻的方式逐渐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超级团体。
而这个超级团体,就叫做关陇集团。
他们的出现,结束了自从永嘉南渡之后北方的常年混乱。
甚至之后的历代皇帝,都是他们集团内部在不断转换。
可关陇集团的实力太过于强大,像是隋文帝杨坚,被独孤皇后压制的死死的,甚至都不敢立妃,就是担忧其身后的独孤家通过联姻所织起来的大网。
而杨广就更不用多说了,因为不听话干脆就是被干掉。
但凡是做皇帝的,就没人会愿意头顶上还有这么一个巨大的威胁存在。
所以无论是杨坚杨广,还是李二李治。他们都是在想尽办法的打击世家门阀。
这其中科举就是极为重要的手段。
不过之前科举的影响力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甚至通过科举出头的大都是世家子弟。
一直等到并非关陇集团出身的武则天时代,才算是真正确定了科举的地位,极大的重创了门阀世家。
等到一百多年之后,老xx朱温更是干脆来了一个‘白马之祸’,将门阀世家的人全都赶到黄河边上杀了个干干净净。
什么五姓七望的,全都随着大唐一起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里。
玩弄了几千年权谋的门阀世家,出了无数几世三公的各大门阀们,从此之后才算是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以后就是通过科举出头的大头巾们的时代了。
说到现在的话,普通人出头只能走科举。
而像是葛福顺以及郭子仪这样的将门子弟,却是还有一个荫功出身的路子可以走。
简单说就是,你家祖上有功劳,你是将门子弟就可以直接进入军中成为军官。
起步就是很高。
王霄记得郭子仪是通过武举出仕的,而且官职很低只有从九品下。
之后数十年都是在基层各处奔走厮混,一直到年近半百才算是正式出头。
王霄不想再让郭子仪浪费几十年的青春,所以现在就要重用他。
“殿下,郭子仪今年十六,考过武举,现在南衙十六卫任左卫长上。”
葛福顺很是高兴的说着郭子仪的消息。
郭子仪虽然出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