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的NBA比赛因为没有三分线,所以还是走的内线为主的战术套路。



不过和60年代中锋统领一切相比,70年代锋线球员、后卫球员都在快速成长和进步。



锋线、后场的球员都越发的高大强壮,中锋不再像60年代那样可以大包大揽。



当然,比赛对抗越发激烈,甚至趋向于粗野。



这点李良在之前湖人天使之城书的任务,还有”卡车“特鲁克-罗宾逊的任务中,他都领教过。



所以,李良在任务里对什么粗野对抗完全不惧。



同时,李良不仅不惧粗野,他还有那个时代内线球员完全不具备的技术优势。



鲍勃-麦卡杜虽然打中锋,但在体型、技术条件上看他更像一个前锋。



事实上在新秀赛季被推到中锋位置之前,他在队中打替补小前锋。



他拥有非常出色的投射技术以及篮下脚步,还有很好的运球技术。



他持球的时候可以从半场任何一个地方发起进攻,他速度很快,弹跳出众,可以急停跳投,突破上篮,完全是用后卫的进攻技巧打对方的中锋。



从这点上来说,李良和麦卡杜真的还挺契合的。



但麦卡杜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防守不太行。



他是一个不错的篮板手,但防守上他真的不如李良。



在他新秀赛季打小前锋的时候,被比尔-布拉德利这种球员单场轰下38分。



后来到了中锋位置,他的优势在于进攻,至于防守,看天吃饭。



首发五个人,个子最高的就是6尺9的麦卡杜了,他们的大前锋海德只有198cm。



所以,他们打得是彻头彻尾的攻势篮球,而这样的篮球在1974年,真的很难战胜防守型,有内线的球队。



不过有了李良,一切就不一样了。



比赛开始后的第一球,李良先在外线秀了一下自己的手感。



他在正常三分线的距离拿球后,先投了一个。



压根没人防守他。



结果球进了!



波士顿花园的球迷都惊了。



麦卡杜全方位无死角的投篮他们已经领教过了,系列赛前四场,已经在凯尔特人头上一次砍下44分,一次砍下38分了,靠的就是无死角,看似选择不好的出手。



结果命中率很高。



可是这离篮筐这么远就投,还能进,这有点离谱了吧。



考恩斯还巴巴的跑到篮下抢篮板呢,结果只好发球。



李良这是在调手感,在任务中,他是没有手感符文、技能还有道具的。



一切都要看他目前自身的硬实力。



随后进入防守中,李良开始展现麦卡杜所没有的东西。



考恩斯在高位出来给哈弗里切克挡拆,李良很了解哈弗里切克的球路。



所以直接上强度压迫,和队友协同包夹,哈弗里切克措手不及,被抢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4)

章节目录

球霸的黑科技系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不爱吃草的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不爱吃草的羊并收藏球霸的黑科技系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