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只简单记录了名字,直到第五页以后,才详细起来,不仅记录了家族从巴州搬迁到徽州,又分了嫡支和旁支,以及族中出类拔萃者的生平功绩,妻子出身等。



谢耀辉翻了翻,便合上了,对李卓航道:“这族谱看样子倒是真的,但江南王如何证明,令祖‘李贤’就是章怀太子李贤呢?章怀太子英年早逝,膝下一共育有三子,皆有名有姓,从未听说‘李影’其人。从这族谱上,老夫也看不出半点李唐皇族印记,江南王说它是证据实在牵强。”



李卓航道:“此事隐秘,也难怪谢相不知。待本王细细告诉谢相:当年,章怀太子被流放巴州,至死都未能翻身,虽不知这一子是如何逃脱并流传在外,想想也知凶险。——先祖名讳李影,谐音‘李隐’,便暗含了隐藏之意,若是在族谱上记载的明明白白,岂不是自寻死路?况且本王所说的证据,并非指族谱,而是另有物证。”



谢耀辉忙问:“是何物证。”



李卓航道:“我李家有一传家宝,藏在一铜匣子中。本王原也不知铜匣子中装着何物,只听先父提过一次,说只有破解此铜匣机关,方能得窥宝物真面目。李家后人以为其中藏着至宝,开始并未放弃破解铜匣子;后来李家越来越兴盛,收藏的奇珍异宝无数,渐渐的,子孙便不大惦记这铜匣子里的宝物了,只将它当做一件传家物件,与众多的珍宝一起,埋在了老宅地下。是本王的母亲将它翻了出来。”



黄修忙问:“老夫人是如何翻出来的?”



李卓航道:“近几代,我李家嫡支子嗣单薄,一连五代单传,本王更是连一个儿子都没有,只得一女。先父和先母都曾想方设法开枝散叶,然收效甚微。先母也曾令本王纳妾,只是本王与内子情深,又仗着年轻,想着将来未必不能生子,所以不肯遵从母命。然在先母临终前,却于床榻上叮嘱本王:莫要纳妾,好好教导瑶儿。



“当时,本王还只当慈母想开了,直到小女揭竿而起,本王想起先母临终前的异常,询问了伺候先母的老人,才知先母曾上黄山翠微寺请方丈为小女批命。方丈说小女乃天潢贵胄,将登临九五。先母震惊疑惑,想起李家的传家宝,便翻了出来,留待小女长大后破解……”



谢耀辉笑问:“所以,李姑娘破解了铜匣子?”



李卓航点头道:“不错。”



谢耀辉十分的配合,继续问:“匣子里是什么呢?”



李卓航道:“章怀太子的印信和玉佩。”



谢耀辉:“……”



这辩论,开端便奇峰突起。



果然像李卓航说的,那李菡瑶的身份还真比王壑要正统,但谢耀辉能承认吗?



当然不认。(2/2)

章节目录

日月同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乡村原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乡村原野并收藏日月同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