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饭了,他的身体也正在逐渐长高,但是要想达到同龄人的平均水平,还需要一段时间。沈雪凝刚才的话正好刺中了他的痛点,他用力地踮起脚尖,气呼呼地道:“反正今天你是别想从我这里过去。”



“哼。”沈雪凝没想到这个小战士竟然这么死板,气得一跺脚扭身就往回走,在心中却是将常凌风狠狠地骂了一通,有什么样的长官,就会有什么样的战士。身后却传来小战士小声嘟囔声:“牛气哄哄什么,不就是一个日本特务嘛。”



沈雪凝更气了,合着现在这些独立营的官兵们还以为自己是日本特务呢,但是碍于当前的形势和保密的要求自己的真实身份还不能光明正大地说出来,只能在肚子生闷气。



正在低头走路的时候,额头撞在一处硬邦邦的所在,“呀!”沈雪凝像是被踩到尾巴一样跳开了,这才看见刚才撞到了一个人,那人道:“你没事吧?”



沈雪凝神情一怔,听那人说话的声音竟然是刚才她一直在咒骂的常凌风,当下便没好气地道:“死不了!”



常凌风也认出了是沈雪凝,便道:“怎么是你,刚才听卫兵说你出去了,这是去哪儿了?”



“我的事不要你管!”沈雪凝负气而走,等出十步之后方才想到常凌风肯定知道刚才那个人是谁,自己只顾着赌气,却忘记问他了。再回头看常凌风的时候,发现他早已经走远,一时间懊恼起来。



常凌风是刚刚从大岛知良那里出来的,他回到七星镇跟刘一刀等人见了面之后,专程去找了一趟大岛知良,给他带去了大岛夫妇写给他的信,大岛知良看信的时候激动地浑身颤抖,没想到还能活着见到自己父母的信,常凌风将大岛夫妇的近况一一告诉了大岛知良,这让大岛知良感动不已。



同时,常凌风和他聊了一下当前的时局,那些话对大岛知良原有的认知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大岛知良的专业是汉语,但是他对中国的历史和社会也有一定的研究,他清楚地记得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后,每一个派到淞沪战场的日军士兵都发了一份《长江下游地方兵要地志拔萃》,里面对长江下游的中国人做了很详细的分析,总结如下:.爱钱财和储蓄观念强,缺乏国家观念,不关心政治;.同业者合作,同乡人团结紧密,商业道德观念强;爱面子;极富附和与雷同性;保守而尊大;实用主义强,恩义感薄弱;天命观念强;形式主义重,巧于词令;富于妥协性;上层阶级人士极尽怠惰享乐之能事,而一般百姓极勤勉;易被宣传所鼓动;猜疑心重;情况恶化时极脆弱;守成观念重;尊重祖先坟墓;对强者屈服顺从,对弱者虚张声势;回避责任。



这份报告十分总结的十分犀利,不光是长江下游的中国人,整个中国恐怕都或多或少有这些问题。这也是大岛知良来到中国之后,对中国人的第一印象。



在日军的金山卫登陆中,日本间谍就起了很大的作用,有一个叫山田武一的间谍,只花了很少的钱,就买通了当地的老百姓,让他带着观察地形,对日本的成功登陆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但是,通过这些天和独立营官兵们的接触,大岛知良发现这些支那人并没有像是帝国描述的那样的不堪,甚至截然不同。他们十分热爱自己的国家和土地,尽管一些人认为现在的政权并不能完全代表国家,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对国家的热爱。为了自己的领土不被侵占,他们甘愿牺牲自己一切乃至生命。与日本的武士道性格相比,中国人的性格似乎更加有韧性和张力。



“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他自狠来他自恶,我自一口真气足。”常凌风走了之后,大岛知良嘴里不断地小声磨叨着常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抗日之陆战狂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掠过树梢的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掠过树梢的熊并收藏抗日之陆战狂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