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权也是诚惶诚恐。



他不知嘉和帝清醒之后如何发落他。



司礼监反了几百人。



他还亲自给新帝批上龙袍。



也亏得皇太后让他端着龙袍上殿, 与新帝有了那么一丝香火情。



如今还有夹着尾巴做人的机会。



按照往年的习俗, 皇宫各宫殿高挂着五颜六色的宫灯, 装点得皇宫亮如白昼, 喜气盈盈。



别说圣母皇太后仙逝这话。



太上皇与母后皇太后健在, 圣母皇太后这篇已经翻过去了。



乾元帝心里不舒服也只得忍耐。



他如今是儿皇帝, 不敢不舒服。



况且,母后皇太后很给面子, 罢黜了除夕日诰命朝贺。



除夕日祖庙拈香祭拜,此乃关乎社稷昌盛的大事,马虎不得。



除夕夜熬年, 午夜吃了饺子, 就可以放鞭炮,迎接新春了。



嘉和帝过除夕,都会设宴跟皇后嫔妃儿子们一起过年。



轮到乾元帝, 后宫就那三瓜两枣的, 太上皇卧病,圣母皇太后薨逝, 乾元帝没有心情大吃大喝, 招待嫔妃吃白面馒头。



一些喜庆的花样一概免了。



唯一没有免除挂灯与炮仗。



这是王朝的体面。



乾元帝也有燃放鞭炮驱邪避晦的意思。



去年一年, 除了他从太子变成皇帝这点,真是诸事不顺。



乾元帝初登大宝。



乾元元年伊始, 乾元帝意气风发, 觉得有满腔的话要说。



提笔直抒情怀。



乘着新纪元开端, 乾元帝在元旦日写了四句吉祥话, 表达自己的鸿鹄之志,也是为了勉励自己:乾元元旦,天下同庆。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江山万年,八方来朝。



小花精帮着牵纸,心知乾元帝的雄心不小。



帝王开笔,等闲不得窥视。



戴权以为做得巧妙,悄悄斜眼。



小花精丢去一个实质化的冷眼,老小子吓了一身白毛汗。



窥视朕躬乃是死罪。



这般时候,侍卫通禀:侍卫处领侍卫大臣忠靖王与平郡王(十三,皇太后许了贤王,但是皇帝没有登基大典,嘉和帝没有清醒,不可能大肆封赏)带领宗室王公大臣们到了。



然后,皇帝便带领凤子龙孙,前去祭拜祖宗,祭拜了祖宗,再祭拜太皇太后画像。



乾元帝亲自带领凤子龙孙,去给嘉和帝与皇太后拜年。



嘉和帝一直没清醒,身体并无大碍,寿元未尽,至少还有三五年的寿诞。



小花精不忍心他痴傻,替他梳理了经络。



这也是龙煞没有反噬。



不然,小花精也有心无力。



嘉和帝口不能言,手不能动,却有感知。



他知悉已被禅位,成了太上皇。



小花精替嘉和帝梳理经络以前,征求皇太后。



皇太后却装糊涂,跟他禀报一切,担忧他的病情,替他高兴儿孙贤能仁孝。



从不乱说一句。



嘉和帝对皇太后深感惭愧,却愤懑憋屈。



禅位享清闲,这话他说过,却从没想过真正禅位。



或者说,他没准备眼下就禅位。



大丈夫不能一日无权。



他还没死呢。



如今既成事实,他除了憋闷什么也做不了。



他还发现,只要他愤怒,就会头疼如裂,死去活来。



虽然不甘心,他知道,自己老了。



如今见乾元帝带领王公大臣三拜九叩,思及太子日日前来,亲自问诊,亲自喂药。



他心里一点愤懑,也慢慢消失了。



嘉和帝眼下能干的事情,就是自己劝慰自己,消消气,太子迟早要登基,只不过提前几年而已。



乾元帝真是做事做全套。



正巧太医正给太上皇按摩身体。



乾元帝二话不说,上前就动手,给乾元帝捏脚,捏腿。



乾元帝也忌讳。



他不敢给太上皇捏头,上半身他都不敢捏捏,怕人作文章。



先皇后独占宫廷二十年,谁知道哪个人是她的钉子呢。



皇太后往年都在交泰殿接受诰命朝拜,今年搬进了慈宁宫,便在慈宁宫大殿朝拜。



慈宁宫比坤宁宫大得多了。



七开间的大殿,三间的进深,容纳几百人不成问题。



乾元帝尽孝后,率文武前往慈宁宫给皇太后拜年,迎皇太后至太和殿,受百官朝贺拜年。



之后,乾元帝回乾清宫,接受后宫,皇子皇孙拜年。



嫔妃与诰命去了慈宁宫拜贺。



皇帝与大臣们走一路,那是鞭炮一路。



皇帝起驾时,要放起身鞭炮。



皇帝上朝祭祀完毕,回銮乾清宫时,要鞭炮送行。



这是皇宫规矩体面。



奉先殿太和殿保和殿,一路走,走哪儿放哪儿。



皇帝进入后宫,就不能燃放鞭炮,免得祝融造访。



论理,诰命们朝拜了皇太后,便要去探视新后。



然而,新皇后也没举行册封大典,更没有搬迁进宫。



依然住在青宁宫。



青宁宫窄得很。



先是平叛后又守灵,德妃可是太子府嫡亲的婆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红楼之贵妃是个小花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香溪河畔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香溪河畔草并收藏红楼之贵妃是个小花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