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同的谭。”讲台上的谭希玲,“既然说到了谭祠同,那么,我们就来聊聊这个人吧。”



“聊天嘛,老师?”杜晓风的声音,从教室的后面传过来。



“是要聊天嘛,老师?”“聊天,我们最喜欢了。”教室里有人附和了起来。



“聊天,这每个来5班的老师,都喜欢课前聊两句。”唐霁看了一眼凌初阳,又转向了杜晓风,“PP。”



杜晓风看向唐霁,“嗯?”



“这历史老师也很喜欢聊天呀?”唐霁拿了课本往桌子左角移了移。



“不知道,”杜晓风拿了课本往桌子右角移了移,“没见过,不了解。”



“哦。”唐霁转头看向凌初阳,凌初阳正低着头翻着历史课本。



“对,聊天,聊聊谭祠同其人。”谭希玲笑着走下讲台,走到了方迪的旁边。



“谭祠同是戊戌六君子之一呀。”教室异口同声的说道。



“嗯。很好。还有呢?”谭希玲点点头,继续问道。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



“嗯,不错,继续。”谭希玲点点头,往教室的中间位置走去。



“继续?还有什么呀?”“难不成,要挖挖谭祠同的生辰八字。”“你当自己是八卦娱记嘛?”“不是。我就说说。”



教室里是一片低低的议论声。



“谭祠同生于1865年,卒于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所著《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有声音自教室中间位置传开来,略带沙哑的女生的声音。



“这谁的声音?真把生卒字号都扒出来了?”唐霁循声望去,看到历史老师也转过了身,回头去找声源了。



“早年在湖南曾主办时务学堂,南学会,主办《湘报》,倡导开矿山、修铁路,1989年9月24日在浏阳会馆被捕,9月28日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英勇就义,年仅33岁。”



那声音继续响起,唐霁这才发现,原来是谭琳。不是吧,杜晓风不是说谭琳历史成绩,弱,的嘛?



“嗯,不错,还有嘛?”谭希玲走到谭琳的座位边。



“谭公决心为变法不惜一死,来唤醒麻木不仁的国民。‘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有之,请自嗣同始!’而后慷慨就义,虽悲壮且震撼世人。”谭琳继续说道。



唐霁看了一眼凌初阳,这历史人物轶事可是他的强项,“她说得这些对不对呀?”



“对。”凌初阳应着。



“PP,什么情况?”唐霁拿了书本,看向杜晓风,“你情报有误了?”



杜晓风眨了眨眼睛,看了一眼唐霁,又看了看教室的左前方,低了一下头,拿过书本靠了过来,“可能吧。”



“谭公赴义前曾做诗一首: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又是一个女生的声音在教室里响起来,好像是谭琳的同桌,李文月。



“很好。”谭希玲看着两个人,点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青藤心事——中学时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清颜令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清颜令雪并收藏青藤心事——中学时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