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在女子的帮助下,冯时夏还挑了方砚台,毕竟正经墨都买了,也不缺一块砚台的钱了。



既然砚台也占据了文房四宝中重要的一席,那她猜想用砚和用碗磨出来的墨肯定是有区别的,或者至少在使用体验上有区别吧。



砚台的形态质地各异,她挑了一个比较朴素的圆盒型,里头还有一笔太极似的凹槽,还带盖,她觉得挺实用的。



女子没有表示什么异议,36铜币,应该不是最便宜的。



她挑的那一根墨可能没一两重,要80铜币。



有女子在,她找那伙计又买了两丸上回那胖大叔给她拿的那种墨球,方便外出时携带。



借机问了这店里跟上次那少爷赠的礼盒中差不多笔墨的价钱,墨条伙计轻飘飘比划了一个简单的“2”,她自然不会以为就是200铜币,这是上品,都还有描金的。



所以,2000还是20000?



冯时夏捂住“砰砰砰”的小心脏,再得知那种笔一支中号的就要四百多铜币,而不是四十多之后,她彻底懵了。



她拿的10张大白纸心如刀割地花了她40文,都能重新买一个风筝了,不过一张还挺大的,比4张A3还大许多,怕是有6张那么大。风筝她又舍不得扔,咬咬牙她还是付钱了。



木盒里的那纸可比她买来的这种要好太多了,光滑细腻,基本看不到杂质。



这份礼比她想的还要贵重,因为那木盒里头除了七支笔、一方墨和一大叠纸,还有砚台、镇纸、笔洗等好多好多东西。



按同等档次算,这些起码怕不是至少上万铜币?



她可能都还没赚到这么多钱。



可是那少爷自那次以后就再没有露面过了,她想着是不是请眼前的女子代她还了,好像他们关系还挺亲近的。



只是她和这位姑娘纯属偶然遇见,一看就知道身份地位悬殊,连名字都互相不知道,根本也算不上认识,她总不能跟踪到人家里去拜托人家办事。



其次,那么贵重的东西,自己如果就这样不清不楚地让人代为转交了,似乎也太不礼貌了。



好吧,最主要是因为她怕自己表达不清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还是等下回碰到那位公子再亲自还给他吧。



冯时夏羡慕地看女子眼都不眨地将手里的两本书结了账,每本可能就薄薄四五十页,那着水红半臂的丫头甚至动用了一枚银锭,就是第一回那少爷给的那种。



这么贵的书,这女子都能随便买。



而她至今还是个文盲不说,更是个穷兮兮的文盲。



眼前这女子根本就是这时代的高配玩家吧,家境优渥,人美心善还知书达理。



她同为女人都快要忍不住心动了,才子佳人,多么美好的词语,而眼前的女子把两个人的优点都要集于一身了。



难怪以前金榜题名后那么多负心汉,可能古代长于深闺的贵女确实有乡村里长大的小子想都想不到的好吧。



但负心汉还是该骂。



不知那天那位少爷又是哪一种。



他们之间看起来不像亲朋,那天她就觉得自己只是在他俩的地图里打副本的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长夏江村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浮生困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浮生困梦并收藏长夏江村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