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是中国的属国的历史。



而在越南,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对中国的感情非常复杂。



一方面内心非常亲近,不论是人种还是文化,都一脉相承,完全无法割离,就连习俗都是一样的。



一方面却又知道,这来自北部的庞然大物,打个喷嚏,他们可能就得病三天。



而谷小白的到来,也让阮银山感慨万千。



来自中国的一个少年,就那么打了一声招呼,就让整个音乐界万马齐喑。



这中间的差距,让人心生绝望。



让他忍不住想起了,之前的两千年里,只能仰望的那个庞然大物。



现在,这个庞然大物又回来了。



除了拥有东原大学物理系这个光环之外,谷小白在学术上的成就,也让他不得不重视。



中国杰青级别的科研人员,到了越南,他们的学术成就,妥妥的能够竞选越南的院士了。



而这少年的手底下,这种级别的科研人员一大堆。



他自己的成就,已经是世界级别的最前沿。



这种成就,甚至都没办法类比。



现在越南的科研状态,大概和中国七八十年代差不多。前些年,越南授予某位院士的理由,是因为这位院士将“32钟先进的技术引进了越南”,和之前被谷小白手撕的赵老爷子差不多水平。



而谷小白在声学领域,在自己领域的成就,已经是国际最前沿,甚至自己领域里的最强。



这种怎么比?



这基本上可以说是降维打击了。



这么多种的条件加起来,阮银山面对谷小白的时候,姿态摆得很低,有一种同辈论交的感觉。



有点降维打击的感觉。



谷小白和阮银山聊了挺多,这位老人很博学,给他的感觉,和他接触到的其他国内的知识分子没什么不同,交流上也没有什么隔阂。更新最快手机端::



然后,谷小白就带着阮银山参观了一下自己的科考船,此时此刻,河大的校长阮银山,就站在码头上,久久打量着面前这艘科考船,感慨万千,语气中满是羡慕:“如果,我们河大也有这么一艘科考船就好了……”



“河大现在没有科考船吗?”谷小白问道。



虽然河大的排名不高,他毕竟是一国最高学府,集中全国之力,其实真正的经济支持,应该比国内的二线大学要高很多。



而且,越南的海岸线非常狭长,所以对海洋也非常重视,所以海洋研究,应该是河大非常重要的学科才对。



“我们学校是有一艘的,但是已经非常老旧了,维护成本非常高,能够做的事情却非常少。”阮银山道,“前段时间,海军订购了一艘水文测量船,不过那艘船由海军的研究所掌控……”



“达门公司的6613?我之前看过资料。”



其实谷小白想要买科考船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在遇到钟君号之前,他把很多商用的科考船都研究了一遍。



达门公司的水文测量船6613,是一艘单体船,长66米,宽13米,排水量1550吨,乘员50人,最高速度只有13节,是由军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别叫我歌神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君不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君不见并收藏别叫我歌神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