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这个世界有王逸凡,有陈少军。



王逸凡的电影,在好莱坞卖座的不在少数,而陈少军的《金刚》在北美同样的成绩不俗。



所以,既然王逸凡和陈少军能做到,那么没道理其他的大导演就完全做不到。



当然,这其实只是其中之一,还有一点,阿狸传媒的野心很大。



但是实际上呢?



拥有了院线之后,真的就具备了完善的发行渠道了?



实际上,这还真的是扯淡。



要是这么简单的话,前世的梦工厂也不至于最终分崩离析。



首先国内的巨头们,之所以拥有发行渠道,但是并不能形成垄断。



其实是有很大的原因的,因为国内的院线可以说近半数的掌控在国字头的企业手里。



比如华影,是不可取代的。



而华影的立场,自然不可能偏向谁。



但是同样的,国内的巨头,其实本身也是隐形的联盟。



大家发行电影的时候,如果是小成本小制作的话,那还无所谓,自家掌控的院线就足够了。



但是大制作的话,却不可能全部在自家的院线上映,这个时候,就需要分发其他的院线。



因为大家都有院线,所以,形成了天然的联盟,你好我好大家好。



但是你手里没有筹码,那就不好意思了,必须依托我们手中的渠道,那么自然而然地就会被抽取一大笔的发行分成。



而好莱坞那边呢?



和国内最大的不同在于,北美的院线,和官方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都是私人公司。



而一家公司如果掌控了所有的院线那是垄断,但是几大巨头分别掌控,联合起来垄断,那自然就不是垄断了,而是正常的商业行为。



而发行,还涉及到了方方面面,比如宣传资源,比如线下的包括DVD,包括流媒体,电视台等等,这些都是发行公司需要的东西。



而纵观好莱坞的几大传媒巨头,实际上,他们手里掌握的可绝对不仅仅只是院线,剩下的那些才是真正的致命的东西。



当然,你可以自己组建发行渠道,但是因为人家传媒巨头,宣发资源都是自家的,所以在成本方面肯定会有一个非常大的优势,而你是外来的。



就算能利用这些资源,但是成本却会大幅度的提升。



花一块钱办一块钱的事情,和花一百块钱只能办五十块的事情,自然是不一样的。



毕竟,传媒巨头的发行公司,可以说是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因为他们自己就是中间商。



这本身就是一块利润,但是外来者却不同,你必须给中间商赚一笔差价。



当然了,这些还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抗风险能力!



好莱坞巨头们为什么抗风险能力超级强?



因为,很多电影制作公司,电影票房失利,亏就是亏,但是巨头们却可以通过长线的各种线下的发行收回一些成本。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音乐系导演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俗人小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俗人小黑并收藏音乐系导演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