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样大型精巧的浮雕,在滇中的石雕里很少见的。足以与北京西郊卧佛寺著名的卧佛媲美。



而睡佛名佛,其实并不是佛教的僧侣。在滇中的传说里,此雕塑俗名陈博,亦称鬼谷子先生,春秋战国人。传说,他看破红尘,决心隐修,就遍游世界,到安宁法华寺的山中时,见这里风景十分优美雅静,便选择在这里睡下去了。于是,就有了这个石雕。



另外的一些文献还记载,在睡佛的右上方,有一小条陡峭的山中小径。登上十几级小石坎,即禹王碑。碑是在一个长约两尺有余,在趸沙岩石上刻有蝌蚪文,并有明代文学家、金石学家杨慎摹写的夏禹笔迹释文。书法利落自如,历经数百年来,碑上字迹,依稀可认。



而传说中还有另一个故事和这个石碑有关;据说原来此地常起蛟发生山洪,人们为了镇压蛟龙,便在这里刻下了禹王碑,碑刻好后,再未发生蛟龙起洪了。



后者这个传说,东护法还活着的时候不知道听过多少类似的故事了。



只不过,东护法好奇的不是这里的工艺和传说,而是之前,他清楚的看到石窟中流转着的火之灵气。



说起来也是奇怪,这个地处偏远,位于深山老林中都快被人遗忘的石窟中,居然能凝聚如此浑厚的火之灵气,倒底是何原因?东护法一时间想不明白,也好奇心更重。



而且西护法到此,也没有去看著名的法华晚照奇景,而是停留在林间静候黑夜的降临,这让东护法更是确定,对方到此必定是有什么目的的。



只是东护法似乎也没有问西护法原因的意思,只是静静的陪着西护法在林间享用晚餐,等候黑夜降临,也静静的等着话痨的西护法,主动告诉他倒底来此做什么?



余晖终于完全黯淡了下去,林中飘起了薄雾。



在雾中微风习习,林中的兰蕙和山茶在雾里散发出阵阵的幽香。



又把一个葫芦的酒喝得涓滴不剩的西护法,终于从地上起身,站起身来掸去了身上的泥土,在黑暗中在薄雾里,对东护法说到:“走吧,我们去看看那石窟里倒底有什么?”。



也是吃饱喝足的东护法没有任何异议,点头着站起身来,跟着西护法在黑夜中缓步走出林子。



“你也察觉到了吧,这地方总能把地下的火之灵气,聚集起来,拢到石窟里去。”说着此话的西护法,已经走出了林中,朝着法华寺方向而去。



点了点头的东护法紧随其后。



不一会后,他们就来到了寺庙前。



寺前筑有一丈余高台,台侧有十余石阶,登上石阶的东西护法就见到了大山门,迎大门有一神台,上坐护法神,面向山下,护法神背面是韦陀。两神都是铜像,若不是已是夜幕降临,必定是金光灿烂的。



此时山门已经紧闭,寺中一片宁静。



高墙围住了寺院内的一切,让东西护法什么都看不到。院内的僧侣们,都遵守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规律,此时院门一关,他们都休息了,自然也没法和尚知道,长生道的这两大护法伴着晚风,踏上了此山,从他们院门前悄然而过。



东护法对寺庙里的一切毫无兴趣,只是默不作声的跟着西护法,在院门前转了个弯,朝着寺庙右侧而去。



也在暗暗感叹和睡佛无缘了的东护法,同时感知到脚下土里,火之灵气越来越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章节目录

锁龙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起床难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起床难并收藏锁龙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