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这么一个有‘想法’的老板。



蒲朝东感觉干劲十足。



这些年,华夏的电影想要走出去,历经了多少磨难,蒲朝东是一清二楚,可是却还是被排除在美国的主流影视圈子之外。



就算是前几年很出名的《英雄》,虽然海外票房不错,是国内的五倍,口碑上佳,掀起了一阵‘武侠风’,也让外国人见识了除了成龙的功夫喜剧,李小龙的技术流武术之外,另一种武侠的表现形式。



但是,却也仅仅是昙花一现而已。



《英雄》之后。



华夏的电影在外国人看来,也仅仅是‘人多’‘动作设计好玩’‘有点意思’之类的看热闹的层面,跟风者全部被风吹的没影子了。



现实就是。



一部电影。



根本无法打开国外的消费市场。



这是被市场证明过的,华夏电影想要打开市场,必须有大量的优秀影片为积累,造成强烈的冲击和影响,才能让人真的认识和认可该国的这种电影文化。



别无他法。



可惜。



华夏的电影一直停留在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的二选一纠结中,成本所限,加上盲目的跟风,主题也很郁闷,为什么说郁闷,就是因为电影里的人的目的。



杀父之仇。



师门旧怨。



家国仇恨。



。。。



里面掺杂着太多不适合当做广泛消费级影片来看的元素,毕竟,一个外国人,谁会关心你华夏的某个朝代家国仇恨,儿女情长,江湖恩怨什么的。



就比如华夏人对于美国的什么独立战争,南北战争,或者斯巴达勇士之类,这些包含着浓浓国家历史人文特征的东西,华夏看的也仅仅是热闹,甚至觉得根本没有华夏的武侠电影好看。



因此这些东西是传不出去的,因为没有历史认同感。



所以。



唐青从未想过输出华夏的武侠,或者某个朝代的家国争霸有关的内容,因为历史原因,这些影片除了给外国人看个新鲜,并不能起到打开市场和创造市场的作用。



就比如华夏的人们虽然看了《摔跤吧!爸爸!》,也不会对印度电影产生过高期望,完全接受其文化一样,顶多看个热闹,这样的文化出输出,就会沦落到印度的尴尬境地。



看完热闹。



各回各家。



仅此而已。



唐青倒不是觉得自己能够挑起传播华夏文化的大梁,他是准备用赚钱的项目打开市场,然后拍那些文艺片之类的导演跟在后面走出去。



大家分工。



一个开路吃肉。



一个在后面跟着和喝汤。



总的来说,唐青还是一种商人的逻辑。



不过蒲朝东不知道这些,只以为唐青志向远大。



在蒲朝东看来。



华夏被西方文化思潮入侵,特别是美国的各种商业电影,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4)

章节目录

重生之超级银行系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6号鼠标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6号鼠标并收藏重生之超级银行系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