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好的评语。



虽然司马徽在与郑玄争论不休,但是斐潜的思维却有些发散,似乎历史上的一些谜团就这样解开了……



品鉴人才么,除了那个什么月旦评被曹操掀翻了桌子之外,水镜先生司马徽便算之后比较出众的代表了,原因无他,就是向刘备推荐了卧龙孔明,从而确定了三足鼎立之态,后世也有一些司马阴谋论,但是现在看起来,除了一部分正常士族世家都会有的偏向于自己家族利益的处世观之外,好好先生司马徽的这个观人根骨来进行论断的方法论,可能也是他那个时候给刘备推荐人才的原因。



当然,从某个角度来说,其实司马徽内心深处也不见得就多么的确信这个根骨之法的正确性,所以当时不是他自己贴上去,而是推荐了孔明,也没有让司马家的几个侄子,其中也有一部分是考虑到荆襄的问题,但是其中司马徽心中未必没有一些不确定……



话说回来,相貌好的确实是比较占便宜,这个不管是古今中外皆是如此,但是以貌取人么,就不是很适合提倡了。



见两个老头子争吵得越演越烈,似乎将斐潜他丢到了一边的态势,斐潜就觉得有些好气且好笑,不由得咳嗽了两声,表示劳资还坐在这里呐,你们双方争个锤子哦……司马徽的意图斐潜也能理解,不过现在司马徽似乎也做得有些过分了,看来是要先给司马徽点一点警告再和郑玄计较……



司马徽收到了信号,朝着斐潜拱拱手表示歉意。毕竟现在基本上就等于是在斐潜这个大老板低下干活,一转脸兴头上来了将大佬撇到一边自己痛快去了,怎么说都有些不合适。



郑玄也有些不好意思,连忙拱手说道:“老夫失礼了……”



“无妨,无妨……”斐潜呵呵笑着,说道,“正所谓理不辩不明,学术之争乃常有之事,二位不必介怀……不过今日之争么,某也有些浅见……”



郑玄说道:“老夫洗耳恭听。”



司马徽也说道:“请骠骑指教。”



虽然说在经学文章,诗词歌赋上,郑玄和司马徽能甩出斐潜十几条街去,但是斐潜现在身上有大汉骠骑将军光环的加持,掌管着硕大一块地盘,自然一言一行不可等闲视之,也不能将斐潜仅仅看成是一个求学后进的小子来处理。



“夫天有阴阳,水有三态,然可言一而不论其余乎?”斐潜说道,“水镜先生观人有术,以骨相皮理,于细微之处见大,亦不失为察检举荐之一法也……”



司马徽微微笑着,点着头,捋着胡须。



“……然世上多庸才,更有蠹吏,水镜先生此法若成定例,用之于郡县,恐失于蠹虫之手,以貌取人,失其本意,埋没贤才也……”斐潜话锋一转,“若以貌衡人,夫子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岂不是,呵呵呵……”



后世画像之中,孔子似乎看起来雍容华贵,长眉长须,宽袍大袖,一副仙人之态,但是实际上孔子长的么……颇有特点,在《史记》之中记载,孔子“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也就是说,孔子之所以名丘、字仲尼,是因为“生而首上圩顶”,即得名于出生后的生理特征。



后世很多人觉得司马迁这家伙就是在污蔑孔子,表示司马迁是孔子的天然黑,但是实际上从史记整体上来说,还有从史记成书的那个时间段来看,司马迁应该不至于要特意丑化孔子。毕竟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也算是儒家出身,另外司马迁受到了腐刑也和儒家没有什么关系,而是因为李陵的事情受到了牵连而已,所以司马迁也不至于将怒火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章节目录

诡三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马月猴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马月猴年并收藏诡三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