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关中,似乎前几年的波荡和动乱,渐渐的远去,也似乎在记忆当中稀释淡漠了。关中人,似乎习惯了承受这样的苦痛,也善于忽略身上的伤痕,埋着头,直着脖子前行。



或许是当年汉代刘邦的陵邑制度,造就了长安左近包容的文化,涌入的流民虽然来自各个州,但是依然能在此找到自己的一番定位,各自不同的口音,渐渐被原本长安的口音替代着,新的生活重新给这些人带来了新的希望。



斐潜有时候在想,是不是因为如此,所以后世陕音以嗓门大而著称,并且没有音调的第三声,叫什么来者,上声?只有三个音,声音特大,站街上两人聊天跟吵架一样。



简单,粗犷,充满力量。



或许这样,才能强势的保持住自身,不像是江南一带,走个十里路,恐怕就有两三种的口音。



荀攸前来拜见斐潜,斐潜也想知道一些关于许县朝廷中枢之内的变化,那些曾经在三国历史当中搅动风雨的人物,是不是也能保持着自己不变,依旧充满力量?



豫州能像是长安三辅一样,可以包容曹操么?



江东一带孙策陨落,孙十万正式登上舞台了没有?



还有袁绍在兖州和曹操的相爱相杀相互敌羞吾去脱他衣,究竟现在进行到了那一步?



还有从董卓入京,嗯,不对,应该是从出生就开始身处于漩涡之中的刘协,是依旧充满了理想主义的色彩?还是已经被现实刮蹭得遍体鳞伤了?



荀攸在黄门侍郎上待了时间不短,这一举一动之间自然是最为符合汉代礼仪规范,加上本身人也是相貌堂堂,长须飘飘,很是具备着美感。



“拜见骠骑!”



荀攸上前大礼参拜。



“请起!天使至此,未能远迎,已是斐某的不是,又怎能承此大礼?”斐潜笑呵呵的在府院门口,一边迎上去搀扶荀攸,一边说道。



怎么说荀攸也是代表了刘协,若是斐潜不大开中门,出来迎接而是在堂内公然传唤令其而进,难免在礼节上有所亏缺。



“天子所令,其事已毕。下官此来,乃拜于骠骑也,怎可不行大礼?”荀攸依旧不改,深深一拜之后才站起身来。



斐潜眉毛微微挑了挑,没有继续说些什么,便向内虚引了一下,邀请荀攸进内。



这个荀攸,这句话的意思是表示他并非听从刘协的吩咐,亦或是什么其他人的交待,而仅仅是为了其个人的私事?



荀攸他个人又有什么私事?



莫非是荀氏的事情?



还是说……



但是荀攸不说破,斐潜也自然不会说破。



斐潜让荀攸先进,荀攸又严词不肯,执意让斐潜先行。斐潜再次邀请,荀攸再次谦让,再三之后,斐潜也就只能是牵着荀攸的手臂,一同进了大门。



表面上两个人相互在院门口处谦让,似乎看起来很是无聊,但实际上是在表示着各自的态度和立场,试探着对方的应对,然后根据对方的表现,调整接下来采取的策略。



当然,也有可能是纯粹的客气,但是能在历史上留下字号的,又怎么可能只会凭借着简单的客气?



果然,进了厅堂之后,荀攸几乎没有绕什么圈子,几句话之后就表示说,现在许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4)

章节目录

诡三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马月猴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马月猴年并收藏诡三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