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鼓励居多,但是谁也不会立刻就着手安排,不是么?



庞统也笑了两声,然后指了指赵温的人头说道:“长安之围,便在这个人头上了……只是君侯,这个京兆尹么……”



斐潜将京兆尹的金印放下,然后思索了片刻,还是摇了摇头说道:“……还是取了左冯翊便是,至于京兆尹么,暂且不理会……这印绶,便先收着吧……”



其实在斐潜手下当中,比较适合去管理京兆尹的,现在暂时贾诩比较合适。



荀谌虽然也不错,但是荀氏太过于庞大了,真要是成为了一地诸侯,虽然在短期之内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时间一长,很容易就会从斐潜的领地变成了荀氏的领地,会有尾大不掉的问题。



而正常来说,贾诩并非关中之人,想要在关中立足,当然离不开斐潜的支持,也就不用太过于担心会脱离自己的控制,但是问题是,贾诩这个人啊,鬼知道放出去了会搞什么幺蛾子出来……



所以只能是暂且放下。



而且对于现在斐潜的兵力来说,分散得太开并非是一件好事,还不如稳扎稳打一些。



“君侯,既然不取长安,将人头送过去即可,种公之围旋即可解……”贾诩在一旁说道,“……不过,另外需要考虑的,便是弘农那边的动向了……”



斐潜点点头说道:“没错。之前送秋贡过去的时候,弘农杨氏虽然明面上没有说什么,但是其下的人员多方为难,导致连觐见都不被允许……此番又取了潼关,呵呵,杨氏恐怕不肯善罢甘休……”



庞统说道:“潼关险要,除非杨公想要将自家兵卒全数消耗,否则不会轻易攻伐……倒是河东一线,需要多加注意。虽说陕津有张校尉驻守,毕竟人员单薄了些……”



贾诩说道:“士元说的有理,不过还需考虑一事,杨公所凭依的,不仅是弘农的兵势,还有陛下……”



斐潜听了,点点头,然后思索了一会儿,忽然笑了出来,因为他想到了历史上面的一些事情,似乎也可以拿来用一下……



:(4/4)

章节目录

诡三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马月猴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马月猴年并收藏诡三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