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上变成实物,就成为了黄月英的小工房的一项研究课题。



黄月英认为斐潜所描述的曲辕犁,确实会比当下使用的耦犁会更好更简便,因此也就迸发出相当的热情,带着工匠在府邸之内的小工房内研究起来,不过说起来容易,但是真正要做出来,却并非易事。



犁头要多长,犁辕的弧度到底是多少,犁铲要多尖角度要多少,犁梢要自立的还是要倾斜的……



这些都要一点点的进行实验。



家中后院小工房一侧的那片土地,已经被来来回回犁了不知道多少遍。



犁开了,再翻回去,夯实,再犁开,就这样,前前后后也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



幸运的是,至少斐潜大体上知道一个方向。



虽然可能还不是最为完善的状态,但是到了现在,也就该拿出来了。



人口增加,粮食需求也在增加,如果不能扩大亩产量,那么就意味着要增大种植面积,而扩大耕作面积,则是会增加管理上面的人力成本,换算起来,还不如采用其他的一些技术,提升目前单位面积的产量更划算……



比如曲辕犁,还有沤肥。



曲辕犁,可以加大翻耕的深度,节省人力,无形当中增加了耕作的精细程度,至少可以在原有的产量上增加两成左右。而沤肥,则是补充了田力,可以让庄稼采用更为密集的方式进行耕作,正常来说,也可以增加亩产量至少一二成……



虽然之前有一个叫做汜胜之的农学家提出“薄田不能粪者,以原蚕矢杂禾种种之,则禾不虫”,并且还制定出一系列的沤肥田地的配方,就像是给田地开的中药汤剂一般,比如“马骨锉一石,以水三石,煮之三沸;漉去滓,以汁渍附子五枚”等等,但是很遗憾的是并没有广泛的流传开来,甚至这样的方法还被获悉的人加以珍藏,不轻易示人……



这样的行为,只能是让人徒呼奈何。



所以沤肥,对于绝大多数汉代农户而言,也是全新的一门技术……



现在,平阳并北这一块区域,基本上稳定了,那么在秋获之后,这些新的技术就可以拿出并使用,为明年做好储备。



周边的不管是弘农还是关中,甚至是冀州,这个时间点上恐怕更关心的是斐潜手下有多少兵卒,兵马怎么调动,至于这些农桑方面的事情,多半就会被忽略掉……



而等这些人回过神来,开始注意到斐潜粮食产量有些不对劲的时候,恐怕已经过去了一季,甚至是两三季之后的事情,这个差距一旦拉开,就想要追赶,也未必来得及。



更何况斐潜手里还有一些东西……



“参见君侯……”



庞统在护卫的带领下,来到了幕帐前,拱手见礼道。



“士元来了,来,坐……”



斐潜挥挥手,让一旁的侍女都先退下,然后说道,“到了多久了?”



庞统一脸严肃,摆出一副眼观鼻,鼻观口的模样,等侍女们都走出了布幔之后,才嘿嘿一笑,恢复了嬉皮笑脸的模样“……早就到了……征西将军这场大戏,怎么也要看周全才是……”



“要喝水自己倒……”斐潜嘿了一声,也懒得理会庞统的调侃,问道,“去了一趟阴山,感觉如何?”



庞统也不客气,自己取过水罐,倒了一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章节目录

诡三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马月猴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马月猴年并收藏诡三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