祢衡早在邺城的时候,自我感觉是天下的救世主,是匡扶社稷,是随身携带正平之力的人,一腔狂热,一意孤行,一根筋崩断了之后,被有心人利用,一起一落之后,也算是多多少少能够看清楚一些现实了。
现实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利益。
在邺城的一课,让祢衡知晓了在明面之下的利益,他以为是看见了丑陋和邪恶,多少还有一些『清流』高高在上的优越感,批判着一切,藐视着一切。
可是到了长安之后,祢衡隐隐的觉得有些什么不对劲了……
其实祢衡他来到关中之后,对于斐潜治下制度的了解日益加深,很多地方扭转了他在邺地对于骠骑这边的想象。
祢衡本以为,山东之人,都应该是经书传家,也应该是秉承着圣贤的『有教无类,为政以德』等理念,是圣人之徒,传承圣贤风范,可是在邺城的现实狠狠给祢衡了几巴掌,将他原本心中的坚持彻底打落,碾在污泥之中。(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