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错了,是不懂我教你啊,看看,这是一本某某真经,这还有一本也是真经,这边还有一本真经当中的真经……



所以佛教的经典是不愁的。



另外一边的儒家子弟么,那个德行,大家都懂。



这本是我师父的,这本是我师父亲戚的,这本是我师父亲戚的朋友的,还有那一本也是,都是我家的!



原本儒家只有五经,后来就悄悄的变成了六经,一转头,嚯,变成九经了,再一眨眼,就成了十三经!要不是后人看着脸色发白,那么多经文,再加上一大帮子的注,再衍生出如小山一般的解,实在是读不下去,也背不了了,说



(本章未完,请翻页):第2601章取经,缺乏真经



第(3/3)页



不得儒家子弟都想要搞出个什么四十二经来。



相比较之下,道家的子弟,则是蛮可怜的。



斐潜一想到这个,就忍不住叹息,之前那些黄老,大汉开国的那些大老,都去干啥了?



张良呢?站出来,说你呢,就算你自己编的故事,也要做得全须全尾啊,搞个《素书》就完事了?谁看得懂,就连那些天天喊水,就喜欢干巴巴掉渣的读者都看不懂,还怎么能推广?还有那个什么《黄石公三略》,真是太客气了,才三略?这才三略?!



而且这《素书》和《三略》也搞得太有针对性了一些,使得皇帝一看,这要是聪明人看去了,那还得了?于是大手一挥,都星星星了事,变得让后面的人就算是想要搜个盗版的,都找不到全文了……



至于后世的《素书》么,那就是呵呵了,毕竟假托上古之人所书,这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就有人这么玩了。



斐潜挠了挠头,觉得有点烦恼,都是斐潜之前和左慈谯并等人乱侃一顿惹的祸。谁都以为他心中已经有了主意,然而实际上斐潜根本就没想好……



之前斐潜和左慈谯并等人谈论的是什么,是道经的基本教义。



讨论这些,并不难,难的是具体经文。



比如什么是『道』,老子噶啦啦说一顿,只有五千字。



若是还觉得老子这五千字看起来还水,那就再简单一些,是以追求『道』为信仰目标,以『道』为修炼方法,以『道』为思想告谕、教化众生,追求和谐、天下太平,以『道』最终达成安乐幸福、长生久视、得道成仙……



斐潜和左慈讨论的,就是这个,也就仅仅是这个。



左慈原先是做什么呢?他自己也说不清楚,甚至连自己信奉什么也没有说头。修炼的方式也很混乱,又是辟谷,又是金丹,又是吞云吐雾采日月精华什么的,要达成什么目标也是说不上来,结果碰上斐潜了,从头到尾捋了一遍,顿时就将斐潜封为同道之人……



嗯,这个词,算了,大概就是这么一回事。



至于斐潜和谯并等人议论确定了五方上帝,主要的是确定了『道』的起源。



毕竟原始道教之中讲述,表示道教在天地未分之时就有了,是起于渺渺浩劫之先,经过五太,既太一、太初、太素、太始、太极五个阶段之后,轻清上浮、重浊下凝,进而开天辟地而出。又由玄元始三炁,化生三天。老君以双眼化为日月、毫毛化为星辰、肌肉化为丰沃的土壤,骨骼化为坚硬的岩石、呼吸之气化为风云、声音及眼中的神光化为雷电,身中的血脉化为江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4/5)

章节目录

诡三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马月猴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马月猴年并收藏诡三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