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除了除了地域性的因素之外,也有自傲的成分在内,而一旦被打破了这种自傲,或是被踩在了脚底板的时候,就会巴巴的跟着学对方的语言了……



嗯,这个某地,当然是说棒子倭国日南一带。



降臣不受待见。



这是公认的现实问题。



所以郭图以为自己需要时间去证明自己,也一度很有信心。



然后郭图便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希望和失望的轮回之中,无奈的接受了现实。就像是面对着生活的暴力,一次次刁钻古怪的嘴巴子,躲避无效,不想躺倒,便是努力爬起来,试图换一个体位。



转译轩,是斐潜的尝试,更是郭图的尝试。



如今胡商多了,从安息,大秦而来的商人,也渐渐的给长安带来各种各样的东西,然后带走华夏的丝绸和茶叶……



斐潜之前让西域商人尽可能的携带一些科学、政治、哲学、医学、建筑等方面的书籍,并尽可能的招徕学者技师,许以最优厚的条件,把他们『请来』华夏,但是这需要时间,并且这些人来了之后,也是需要相互沟通的,不能说等人到了之后才来学语言……



所以转译轩就悄无声息的挂牌了。



因为一切都是草创,大汉从来就米有设立类似的机构,也没有相关的职位,唯一类似的就是大鸿胪和尚书主客曹。



然而实际上大鸿胪在绝大多数时间之中,并不是对外的机构。因为秦汉之时,凡诸侯王、列侯和各属国的君长,也是被视为皇帝的宾客的。



因此与此有关的事务基本上由大鸿胪掌管,如诸侯王、列侯受封或其子息嗣位以及夺爵、削地。



诸侯王进京朝见皇帝,大鸿胪典掌礼仪;诸侯王死亡,大鸿胪遣使吊唁,并草制诔策和谥号;臣属于汉的藩属国君长,在接受汉的封号或朝见皇帝时,以及外国使臣来贡献等,也都由大鸿胪承办礼仪事务。



简单来说,旁人都是来求着大鸿胪,所以大鸿胪也不必学习什么番邦胡语,而是番邦要学习华夏之语……



虽然说这么做,确实有一些『优越感』,但是实际上没有什么多大用处,因为你说的话旁人听得懂,旁人说的话你听不懂的时候,本身就是处于信息的劣势了,然后固步自封,持续守旧,所谓天朝上国的壳子被扒拉下来的时候,就显得格外的卑微。



故而,安置高薪聘请的通译人员,让一些胡人充当翻译,并且派人与这些胡商学习番邦之言,也就成为了转译轩的主要工作之一,后期还会有翻译番邦文学的事项,只不过现在什么都是刚开始,还没有涉及其他更多方面。



斐潜原本的意思是想要找一个名儒坐镇,这样不管是平日里面吸引人才,还是说翻译出来的东西,才会有人重视,但是很遗憾的是,在当下大汉这个阶段,并没有多少人重视到这个对外番邦方面的翻译工作,更何况这只是语言和文字的翻译,并不涉及之前所谓『大鸿胪』的职务内容,所以根本就没有人愿意到转译轩当中来。



除了郭图。



斐潜考虑了一阵,点头同意了。



郭图也像是仓廪当中的备货,如果不能被拿出来晾晾,或许就在仓廪里面暗自腐烂了……



因此见到斐潜前来的时候,郭图的腰弯得很低。



五斗米?



因人而异罢,至少郭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4/5)

章节目录

诡三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马月猴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马月猴年并收藏诡三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