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在边疆的统治,或因文化冲突,或因权力之争,或是吏治腐败,或者因为剥削残酷,时有地方叛乱发生,而当地方太守刺史无法通过恩抚怀柔手段进行平复之时,甚至动用戍守在边的郡兵力量也不济于事,无计可施之下,便只能硬着头皮上报中央朝堂。



而在中央朝廷还算是平稳,还有些余力的时候,大多数都会一边责罚这些边境官吏,一边派遣兵卒进行征伐,而征战的结果。又是边疆地区输入了一批流散不归的内地军士移民……



斐潜麾下的马延,便是度辽将军马援的后人。



当年马援,便有指挥兵卒评定所谓的二徵之乱。就作战而言,实际上并没有多少的高强度的战斗,援将楼船大小二千余艘,战士二万余人,进击九真贼徵侧余党都羊等,自无功至居风,斩获五千余人,峤南悉平,由此见,马援平叛并未遭到多大抵抗,由交战而损失的士卒自然不是很多,但是因为在交趾地区湿热天气环境染疫身亡者,却是数量庞大,军吏经瘴疫死者十四五。



而这些兵卒之中,一些病死了,也自然有很大一部分在回军的时候因为生病,不能同行,最后便只能是留在了地方,流散各处。



昔马文渊积石为塘,达于象浦,建金标为汉南之界……斐潜缓缓的说道,后有岸北遗兵十余家不得返,居寿冷岸南面,悉姓马,自婚姻,后有二百余户,号曰马流,言语饮食,皆与华夏同……



兵卒卫国而战,病而不得返,然无恩赏,亦无安排,听之任之,尤如弃帚!斐潜拍在了桌案之上,热血汉儿,精忠尽责,竟得如此下场!长此以往,又何有愿转战四方者?!以至于如玄德一般豪迈北地男儿,亦视边疆频皱眉!



刘备当场汗就下来了,连忙拱手说道:这个……备,有愧,有愧……



斐潜摆摆手说道:此乃人之常情,玄德不必自责。故边疆之乱,乃病于大汉自身,非南越之蛮夷也!驱民而不抚,使卒而不恤!如此便如干柴积累,稍有烟火,便成燎原!



为什么边境战争有时候越打越难打,起初似乎只要两万人便可以平叛,后来就要十万人,二十万人,像是西羌叛乱,前后打了三四十年,动用兵卒人马何止百万!



那些叛军哪里来的?



都是土著蛮夷么?



汉人移民,没安顿好,又因为汉人比较听话,蛮夷不怎么听话,所以死命对于听话的汉人进行剥削压榨,反倒是对于时不时起来闹事的蛮夷,象征性的收取一些赋税,甚至还倒贴一些什么好处,以免自己在任的时候闹得太过不好升迁……



结果这样一来,导致听话的汉人更吃亏?



遵守汉家法律的反而更倒霉?



然后真的搞出事情了,朝廷派兵平叛,流散在边境的兵卒有了困难,又一推二五六,这个也不管,那个也不知道,甚至摆出官威来,将其哄打出去。



有了怨民,又有了懂得兵阵,上过战场的怨兵,会发生什么?



结果这样还不算完,还有更为糟糕的事情。



汉王朝还嫌弃边疆不够乱,自己给自己挖了第三个坑……



政治流放。



谪迁远荒、发配边疆,这是不算是汉代首创,但也是历代封建王朝处罚所谓重罪官吏常用的手段。



《汉书》所记:元狩五年,徙天下奸猾吏民于边。



请注意此处的奸猾二字。



随后的前后两汉,此类事件也常有发生。



除了迁徙社会下层触犯律令的罪人于边郡之外,也开始大规模向该地流放或因政权斗争的失败或由于贪赃枉法而遭贬逐的官僚贵族及其妻、子、家属,朝堂也经常下令把罪人投诸四裔,也就是像西羌交趾这样的边缘地区。



尤其是在东汉时期,由于外戚的专权,以及宦官与外戚的轮流擅政,朝政日趋腐败,各个政治集团为了争夺权柄,彼此相互倾轧,导致更多的士族子弟,上层官吏因为朝堂之上的权力斗争,而导致集体性的被流徙。



这些被流放到边疆的罪人,真的是有罪?



那么这些罪人心中,又会有多少人是怀着虔诚的心,忠诚的意,无怨无悔的接受大汉王朝安排的劳改,争取早日重新做人,呃,做官?



很显然,这不太可能。于是乎,边境之中,有了怨民,有了怒兵,还有了对于大汉王朝心怀恨意的罪官,然后会发生一些什么事情?



是个傻子都能猜得出来罢!



可问题是大汉王朝上下似乎不当回事!就像是将垃圾往家门口,窗户外一扔,这些垃圾就会凭空消失,不会产生任何后续事情和问题一样!



当然,交趾之中还有另外一种人,就是战乱避祸的。



西汉末期,还有当下,在面临战争的时候,很多中原居民或者主动,或者被动,也不断南迁,有些也自然进入了交趾地带,但是这些人在中原平复之后,也有很多回迁的,所以主要形成大汉王朝边境不安的因素,还是前三类。



而且还都是大汉自己搞的……



站在国家的角度,制定出一项政策,一些律法,主要是用来干什么的?



简单一些来说,是用来维护统治,保持秩序的,也是用来让民众知道,遵守了会有好处的,如果反过来,不遵守法律的得到了利益,遵守法律的没有什么好处,甚至反倒是吃亏,那么会发生什么?



故而玄德为交州刺史,便直此三者,当可大定!斐潜缓缓的说道,罚逆而赏从,择优而进仕,何愁交趾不平?



刘备也不由得感叹道:听主公一席话,方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也……



斐潜微微点头,然后说道:交州各地,俗化交土,风行象林,火耨耕艺,法与华同,七月火作,十月登熟,十二月作,四月登熟,所谓两熟之稻也。更于草甲萌芽,谷月代种,種稜早晚,无月不秀,恒为丰土是也……



又有合浦海出珠宝,晶莹剔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诡三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马月猴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马月猴年并收藏诡三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