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沙里的住户,并没有姓,只有名。



稀奇古怪的名都有,“捡”了李解的浣纱女,叫“旦”,因为是早上生的。



李解寻思着,这要是姓沙,岂不是叫沙旦?



旦有个弟弟,出生的时候,因为有一只雕抓走了她家养的一只鸡,所以叫“雕”。所以不难看出,沙旦的弟弟叫沙雕……



一听就很亲切。



不管是旦还是雕,都不识字。



哪怕是姑苏城,识字的人都很少。



李解自忖好歹也是纺织学院毕业的,虽然后来做了工头,这不妨碍他自认为是个文化人。



然后跑去姑苏城卖水产山货的时候,他突然明白过来,他的的确确是“野人”,他就是个弟弟,还是沙旦的弟弟……沙雕。



大篆……字认识他,他不认识字啊。



不过李解给旦和雕取姓这个事情,还是让白沙里附近的“沙野”有点轰动。



因为这听上去有点高大上,只不过李解寻思着这沙旦和沙雕还是不能叫,别人可能觉得没什么,他觉得蛋疼,而且精神上相当扭曲。



“野人”们自己在搞姓出来,这让姑苏城的人觉得很稀奇,不过也没管那么多。



毕竟,“野人”无礼嘛。



白姓沙氏,这是“白沙里”最近定下来的姓氏。



要是姑苏城附近的村落这么干,早就有“城管”过来罚款,官吏来训斥。但“沙野”的“野人”在那里瞎胡闹,也就无所谓了。



说到底,“野人”无礼嘛。



李解“名声大噪”的原因之一,就是给“白沙里”创造了姓氏。这是“野人”以前想都没想过的事情,主要是不重要,因为日常中主要的事情,是想着怎么多搞点吃的用的。



之所以说是“名声大噪”的原因之一,那是因为李解真正出名,是因为他老婆,也就是把他“捡”回去的旦。



旦除了浣纱之外,也帮人养蚕,是附近“沙野”最美丽的蚕娘。美蚕娘之名,偶尔连姑苏城的人也会听说。



只不过,美蚕娘父母双亡,还要带着沙雕弟弟过活,一般人就算想要跟旦过日子,也要考虑多一张嘴的事情。



养活一个半大小子,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所以,“捡”老公属于成本投入低,但是长期回报高的投资行为。



再说了,李解身材高大威猛,一看就是能开荒一百亩地的能干男子,比养一头牛还划算。



何乐而不为呢?



要不是农具还要靠借,李解差点就高估了自己。



无奈之下,本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思想,带着弟弟沙雕,穿越试用期期间,主要工作就是逮鱼摸虾。



姑苏周围别的没有,水产极其丰富。只不过,大多数常见的鱼虾,姑苏的“城里人”都吃过了,卖不出价钱。



所以一般抓到了草鱼之类的大鱼,李解也多是自己做成咸鱼干。盐是交换来的,从“白沙里”撑船去“东沙”,那里的“沙野”,主要收入就是给姑苏搞盐。



“东沙”的土地比“白沙里”还矬,难产稻米,所以想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战国万人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鲨鱼禅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鲨鱼禅师并收藏战国万人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