噩耗,老夫人会是何等反应,而且你也说,老夫人年事已高,你死了倒是干脆,可老夫人由谁奉养,再过几年,年纪再大一些,行动不便,又该如何自处?”
“我……”
太史慈最近受的打击太大,脑袋里想的都是他自己的事情,并没有注意到李易的语气并不是对一个敌人该有的仇恨,相反,很是温和,提到他母亲时,更是用了非常客气的称呼。
对于李易的问题,太史慈迟疑良久,这才喃喃说道:“家中还有一些田宅,还有我托人送回的财物,应当可以……”
太史慈本想说应该能够供他母亲终老,最终却是难以出口,因为现在这世道,若是哪天战火烧过去,就算李易不去为难,可当真乱起来,一个老妇人如何自保?
至于那些家财,若是没人照应,更是可能成为取祸之道。
这些事情太史慈心中一直都清楚,只是被眼前形势所迫,让他不敢去想,也不愿去想,他只能将眼前能做的事情做了,算是得一个勉强的心安。
奈何,李易却是毫不留情的将之戳破,让他连自欺欺人都做不到。
太史慈趴伏在地,双手扣着地缝,哪怕指甲都拗断了也仿若不知。
现在他是真的后悔了,对于孔融,他是问心无愧了,可结果呢,即没有建功,更未得孔融承认,反而被怀疑排挤,现在,便是想最后给家中老母亲做点事情都如此艰难。
早知如此,他就不射那一箭了,甚至,干脆别跟着孔融来到豫州,那么,一切让他为难的事情就全都不存在了。
太史慈心中非常绝望,绝望的想要落泪。
就在太史慈的情绪快要控制不住的时候,李易忽然说道:“看在你一片孝心的份上,干脆将你母亲接到襄阳吧,那里太平,应当能让你安心。”
太史慈不禁出了下神,然后猛的抬头看向了李易,也是今天第一次正视李易。
李易问道:“如何,你可愿意?”
太史慈一脸的不可置信,张了张嘴,过了好一会方才小声问道:“襄侯所言当真?”
李易笑道:“我现在也算是坐拥三州之地,位高权重,说话自然是要算话的。”
太史慈眼中顿时露出感激之色,身体更是激动地微微颤抖,他之所以会摆出如此恭顺的态度来向李易认错,领死,然后提出让李易不要为难他母亲的要求,正是因为太史慈觉得李易这样的人物,或许会有小家子气的一面,但只要让李易出了气,让他找回了面子,应该就不会再去特意为难一个没有威胁的人。
现在李易的回应比他想的更好,太史慈感觉李易不是诓他的,而是被他的孝心给感动了。
“多谢襄侯,多谢襄侯!”
太史慈连着对李易拜了两拜,然后小心道:“襄侯可能容罪将书信一封,只要片刻就好。”
李易眼中微露疑惑之色,问道:“书信作甚?”
太史慈如实说道:“自然是向母亲说明此中原委,另外,襄侯若是派人去青州,也方便作为指引。”
太史慈话音刚落,就见李易哈哈大笑了起来,太史慈一脸莫名,不知道李易为何发笑,他觉得自己写一封信说明情况是很正常的,而且他也必须得把错误揽到自己身上,不然他老娘去了荆州,天天骂李易杀她儿子,就算李易再怎么不计较,
“我……”
太史慈最近受的打击太大,脑袋里想的都是他自己的事情,并没有注意到李易的语气并不是对一个敌人该有的仇恨,相反,很是温和,提到他母亲时,更是用了非常客气的称呼。
对于李易的问题,太史慈迟疑良久,这才喃喃说道:“家中还有一些田宅,还有我托人送回的财物,应当可以……”
太史慈本想说应该能够供他母亲终老,最终却是难以出口,因为现在这世道,若是哪天战火烧过去,就算李易不去为难,可当真乱起来,一个老妇人如何自保?
至于那些家财,若是没人照应,更是可能成为取祸之道。
这些事情太史慈心中一直都清楚,只是被眼前形势所迫,让他不敢去想,也不愿去想,他只能将眼前能做的事情做了,算是得一个勉强的心安。
奈何,李易却是毫不留情的将之戳破,让他连自欺欺人都做不到。
太史慈趴伏在地,双手扣着地缝,哪怕指甲都拗断了也仿若不知。
现在他是真的后悔了,对于孔融,他是问心无愧了,可结果呢,即没有建功,更未得孔融承认,反而被怀疑排挤,现在,便是想最后给家中老母亲做点事情都如此艰难。
早知如此,他就不射那一箭了,甚至,干脆别跟着孔融来到豫州,那么,一切让他为难的事情就全都不存在了。
太史慈心中非常绝望,绝望的想要落泪。
就在太史慈的情绪快要控制不住的时候,李易忽然说道:“看在你一片孝心的份上,干脆将你母亲接到襄阳吧,那里太平,应当能让你安心。”
太史慈不禁出了下神,然后猛的抬头看向了李易,也是今天第一次正视李易。
李易问道:“如何,你可愿意?”
太史慈一脸的不可置信,张了张嘴,过了好一会方才小声问道:“襄侯所言当真?”
李易笑道:“我现在也算是坐拥三州之地,位高权重,说话自然是要算话的。”
太史慈眼中顿时露出感激之色,身体更是激动地微微颤抖,他之所以会摆出如此恭顺的态度来向李易认错,领死,然后提出让李易不要为难他母亲的要求,正是因为太史慈觉得李易这样的人物,或许会有小家子气的一面,但只要让李易出了气,让他找回了面子,应该就不会再去特意为难一个没有威胁的人。
现在李易的回应比他想的更好,太史慈感觉李易不是诓他的,而是被他的孝心给感动了。
“多谢襄侯,多谢襄侯!”
太史慈连着对李易拜了两拜,然后小心道:“襄侯可能容罪将书信一封,只要片刻就好。”
李易眼中微露疑惑之色,问道:“书信作甚?”
太史慈如实说道:“自然是向母亲说明此中原委,另外,襄侯若是派人去青州,也方便作为指引。”
太史慈话音刚落,就见李易哈哈大笑了起来,太史慈一脸莫名,不知道李易为何发笑,他觉得自己写一封信说明情况是很正常的,而且他也必须得把错误揽到自己身上,不然他老娘去了荆州,天天骂李易杀她儿子,就算李易再怎么不计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