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先是说了一句“无需多礼”,跟着便问道:“你是汝阳县令,却为何要自称草民?”
陈到缓缓起身,却是不敢去看李易面孔,毕竟双方身份相差悬殊,而且他又是主动找上门来的,心中多少有些紧张。
好在李易语气比较平和,让陈到心里踏实了不少,深吸一口气道:“陈到刚刚已经自解县令官印,如今已无官身!”
李易眉头一挑,面露诧异之色,问道:“这是为何?”
陈到躬身答道:“豫州太史将军举荐陈某于军中效力,曾面见孔使君,然孔使君却认为到面容平庸,缺少威严气度,难为大将,于是让陈某来做了这汝阳县令!”
陈到脸色还是稍稍有些涨红,虽然说这年头比较流行以貌取人,但陈到自忖自己的长相还是合格的,而且他想当的是武将,武将战场厮杀,脸上挂花的不在少数,可孔融却愣是以莫名其妙的理由否定了他,让他去做一个县官。
虽然年纪轻轻就当了一个县令,也算是很不错了,但陈到是个有理想的人,最不能接受的就是现实与理想的背道而驰,这让陈到过得很煎熬,他早就想撂挑子了,只是撂了之后不知道该去干嘛,直到李易来了,倒是正巧给了他机会。
李易忍不住有些想笑,之前得知孔融任命陈到,他还以为是孔融慧眼识人,很是担心陈到被孔融给拉了过去,哪曾想却是这么一回事,让他暗暗窃喜之余,又忍不住想要吐槽孔融。
跟在李易身边的黄忠更是连连摇头,这里他功夫最好,眼光也很毒,一眼就看出陈到绝对是个好手,以他带兵几十年的经验,愣是想不明白孔融是怎么给陈到下的评价。
陈到继续说道:“到自幼习武,在家乡有些许名声,太史将军闻听之后登门招揽,言道如今乱世,天下群雄并起,虽然多有苦难,却也是大好男儿建功立业之时,若有武艺傍身,不能辅佐明主披荆斩棘,成就一番事业,却甘于平庸,任凭浮沉,非是大丈夫,于是,到随太史将军面见孔使君,不想却被轻视,虽得县令之位,却犹如瓮中鱼鳖,到心中不甘,故而自己辞了县令之位前来投奔襄侯,还望襄侯收留!”
陈到最开始说话的时候语气中带着点埋怨,但很快,那股子味道就没了,取而代之的,是年轻人的那股子冲劲儿,跟当初的张辽徐晃他们很像。
这时李易对陈到已经非常满意了,不过李易还没有直接点头,而是问道:“既然你有意投效在我麾下,但你孤身前来,就不怕我与孔融一样,对你轻视?”
“若为襄侯效力,陈到便是——”
陈到正要说自己愿意给李易牵马坠蹬,因为他确实是这么想的,之前去见孔融,他也不是真的想为孔融卖命,而是奔着太史慈去的,当时哪怕孔融随便勉励两句,然后叫他去太史慈手下做个小兵,他也不会有怨言。
因为陈到相信,他若是有才干,就算是从小兵做起,将来也必然有崭露头角的时候,但当个县令,而且还是在汝南这地方,那就真的只是县令了。
所以,陈到说要为李易牵马坠蹬,并非只是漂亮话,而是真心的,他相信,以李易善于识人用人的名声,他很快就会有出头的那一天。
不过李易却打断了陈到的话,继续问道:“你既为汝南县令,也知道我兵马到此,又有意投奔于我,若是为今后仕途着想,你应当在我大军到后,直接大开城门迎我入内,有此献城之功做保,我少说也要与你一个校尉之职,可你现在却是挂印而去,布衣而来,既无功劳,也无引荐,我便是让你做个前锋小卒,也无不妥之处,但从小
陈到缓缓起身,却是不敢去看李易面孔,毕竟双方身份相差悬殊,而且他又是主动找上门来的,心中多少有些紧张。
好在李易语气比较平和,让陈到心里踏实了不少,深吸一口气道:“陈到刚刚已经自解县令官印,如今已无官身!”
李易眉头一挑,面露诧异之色,问道:“这是为何?”
陈到躬身答道:“豫州太史将军举荐陈某于军中效力,曾面见孔使君,然孔使君却认为到面容平庸,缺少威严气度,难为大将,于是让陈某来做了这汝阳县令!”
陈到脸色还是稍稍有些涨红,虽然说这年头比较流行以貌取人,但陈到自忖自己的长相还是合格的,而且他想当的是武将,武将战场厮杀,脸上挂花的不在少数,可孔融却愣是以莫名其妙的理由否定了他,让他去做一个县官。
虽然年纪轻轻就当了一个县令,也算是很不错了,但陈到是个有理想的人,最不能接受的就是现实与理想的背道而驰,这让陈到过得很煎熬,他早就想撂挑子了,只是撂了之后不知道该去干嘛,直到李易来了,倒是正巧给了他机会。
李易忍不住有些想笑,之前得知孔融任命陈到,他还以为是孔融慧眼识人,很是担心陈到被孔融给拉了过去,哪曾想却是这么一回事,让他暗暗窃喜之余,又忍不住想要吐槽孔融。
跟在李易身边的黄忠更是连连摇头,这里他功夫最好,眼光也很毒,一眼就看出陈到绝对是个好手,以他带兵几十年的经验,愣是想不明白孔融是怎么给陈到下的评价。
陈到继续说道:“到自幼习武,在家乡有些许名声,太史将军闻听之后登门招揽,言道如今乱世,天下群雄并起,虽然多有苦难,却也是大好男儿建功立业之时,若有武艺傍身,不能辅佐明主披荆斩棘,成就一番事业,却甘于平庸,任凭浮沉,非是大丈夫,于是,到随太史将军面见孔使君,不想却被轻视,虽得县令之位,却犹如瓮中鱼鳖,到心中不甘,故而自己辞了县令之位前来投奔襄侯,还望襄侯收留!”
陈到最开始说话的时候语气中带着点埋怨,但很快,那股子味道就没了,取而代之的,是年轻人的那股子冲劲儿,跟当初的张辽徐晃他们很像。
这时李易对陈到已经非常满意了,不过李易还没有直接点头,而是问道:“既然你有意投效在我麾下,但你孤身前来,就不怕我与孔融一样,对你轻视?”
“若为襄侯效力,陈到便是——”
陈到正要说自己愿意给李易牵马坠蹬,因为他确实是这么想的,之前去见孔融,他也不是真的想为孔融卖命,而是奔着太史慈去的,当时哪怕孔融随便勉励两句,然后叫他去太史慈手下做个小兵,他也不会有怨言。
因为陈到相信,他若是有才干,就算是从小兵做起,将来也必然有崭露头角的时候,但当个县令,而且还是在汝南这地方,那就真的只是县令了。
所以,陈到说要为李易牵马坠蹬,并非只是漂亮话,而是真心的,他相信,以李易善于识人用人的名声,他很快就会有出头的那一天。
不过李易却打断了陈到的话,继续问道:“你既为汝南县令,也知道我兵马到此,又有意投奔于我,若是为今后仕途着想,你应当在我大军到后,直接大开城门迎我入内,有此献城之功做保,我少说也要与你一个校尉之职,可你现在却是挂印而去,布衣而来,既无功劳,也无引荐,我便是让你做个前锋小卒,也无不妥之处,但从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