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转了转,便回到宛城,之后就没什么重要的事情了,李易也终于真正的清闲了下来。
这般过了两日,那些后续人马也到了南阳,其中杂事不少,但李易没有关注,他在意的是同天送来的一个关于袁绍的消息。
那日李易将许攸赶走之后,担心被许攸“恶人先告状”,李易就先一步派人给袁绍送信,陈述了许攸在扬州各种捣乱,他是忍无可忍,才不得已将许攸赶走的,并非针对袁绍。
对此,袁绍一方面要利弊权衡,同时也要弄清楚真相,于是李易的信使自然就留了下来,然而,好几天过去了,袁绍只收到了许攸的一封书信,许攸本人却是不见踪影。
信中说了什么,李易这边不得而知,但袁绍只见书信不见许攸的人,让他不禁开始胡思乱想,怀疑李易害了许攸的性命,毕竟李易杀使者是有前科的。
虽然李易的势力已经到了让袁绍忌惮的地步,在一些问题上,袁绍迫于形势甚至会做出妥协,可这并不代表袁绍就真的怕了李易,要是李易做的太过,袁绍说什么都要找场子的。
所以,在怀疑李易杀了许攸之后,袁绍就叫人将李易的信使给监视了起来,李易的信使自然一脸懵逼,大声喊冤,但心里也是嘀咕,不知自家主公是不是真的干掉了许攸。
眼看着邺城那边的误会就要闹大了,终于有了许攸的消息,却是曹操那边来了个人,说许攸在他那里做客。
许攸在曹操那干了什么,李易不知道,总之,误会解除之后,袁绍好吃好喝的将李易的信使给送走了,双方约定的交易继续,袁绍表示不会让个别人的个人行为成为双方友好往来的阻碍。
李易将这个消息拿出来与众人讨论,最后基本一致得出结论,许攸去曹操那里,肯定不在他的原定路线之内,而之所以会去见曹操,很可能是因为对李易不满,然后想借曹操的手,给李易搞点麻烦,再不济也要恶心一下李易。
但是曹操正与吕布打得激烈,李易不去招惹他他就已经烧香拜佛了,又哪里会主动主动去寻李易的麻烦?
而且,以曹操的精明,很容易就能判断出这是李易与许攸的私人矛盾,那么他参与其中的可能性就更低了,只是许攸与曹操乃是好友,更是袁绍使者,曹操也不好直接拒绝,于是,曹操就把皮球提给了袁绍,让袁绍拿主意。
李易觉得自己这边的推断应该就是事实了,最起码当有七八分正确,于是,李易非常开心,暗笑许攸是受刺激太大,被气糊涂了。
其实,许攸要是离开扬州,然后直接奔回去找袁绍哭诉,袁绍那么好面子的人,就算表面上忍下了这口气,可心里肯定会恨上李易,迟早会找李易算账。
但是,许攸放着自家老板的粗腿不抱,却是先去了曹操那边,这就让袁绍很尴尬了。
或许许攸有着他自己的打算,甚至是为了袁绍好,但在外人看来,很容易就会认为许攸是觉得袁绍不能给他出气,这才去找的曹操。
要是袁绍也这么想,那么等许攸回到河北,袁绍嘴上或许不会说许攸的不是,但心里留下一根刺是肯定的了。
李易心中隐隐有种感觉,这对主从即便不能重演官渡的一幕,但最后恐怕也难逃分手的结果。
……
大军到达南阳之后,李易身边的人马分为了三部分,一部分南阳籍的士兵直接留下,另外一部分护送官员家眷先行赶往襄阳,李易自己则是带了两千人,沿着各地县城走,算
这般过了两日,那些后续人马也到了南阳,其中杂事不少,但李易没有关注,他在意的是同天送来的一个关于袁绍的消息。
那日李易将许攸赶走之后,担心被许攸“恶人先告状”,李易就先一步派人给袁绍送信,陈述了许攸在扬州各种捣乱,他是忍无可忍,才不得已将许攸赶走的,并非针对袁绍。
对此,袁绍一方面要利弊权衡,同时也要弄清楚真相,于是李易的信使自然就留了下来,然而,好几天过去了,袁绍只收到了许攸的一封书信,许攸本人却是不见踪影。
信中说了什么,李易这边不得而知,但袁绍只见书信不见许攸的人,让他不禁开始胡思乱想,怀疑李易害了许攸的性命,毕竟李易杀使者是有前科的。
虽然李易的势力已经到了让袁绍忌惮的地步,在一些问题上,袁绍迫于形势甚至会做出妥协,可这并不代表袁绍就真的怕了李易,要是李易做的太过,袁绍说什么都要找场子的。
所以,在怀疑李易杀了许攸之后,袁绍就叫人将李易的信使给监视了起来,李易的信使自然一脸懵逼,大声喊冤,但心里也是嘀咕,不知自家主公是不是真的干掉了许攸。
眼看着邺城那边的误会就要闹大了,终于有了许攸的消息,却是曹操那边来了个人,说许攸在他那里做客。
许攸在曹操那干了什么,李易不知道,总之,误会解除之后,袁绍好吃好喝的将李易的信使给送走了,双方约定的交易继续,袁绍表示不会让个别人的个人行为成为双方友好往来的阻碍。
李易将这个消息拿出来与众人讨论,最后基本一致得出结论,许攸去曹操那里,肯定不在他的原定路线之内,而之所以会去见曹操,很可能是因为对李易不满,然后想借曹操的手,给李易搞点麻烦,再不济也要恶心一下李易。
但是曹操正与吕布打得激烈,李易不去招惹他他就已经烧香拜佛了,又哪里会主动主动去寻李易的麻烦?
而且,以曹操的精明,很容易就能判断出这是李易与许攸的私人矛盾,那么他参与其中的可能性就更低了,只是许攸与曹操乃是好友,更是袁绍使者,曹操也不好直接拒绝,于是,曹操就把皮球提给了袁绍,让袁绍拿主意。
李易觉得自己这边的推断应该就是事实了,最起码当有七八分正确,于是,李易非常开心,暗笑许攸是受刺激太大,被气糊涂了。
其实,许攸要是离开扬州,然后直接奔回去找袁绍哭诉,袁绍那么好面子的人,就算表面上忍下了这口气,可心里肯定会恨上李易,迟早会找李易算账。
但是,许攸放着自家老板的粗腿不抱,却是先去了曹操那边,这就让袁绍很尴尬了。
或许许攸有着他自己的打算,甚至是为了袁绍好,但在外人看来,很容易就会认为许攸是觉得袁绍不能给他出气,这才去找的曹操。
要是袁绍也这么想,那么等许攸回到河北,袁绍嘴上或许不会说许攸的不是,但心里留下一根刺是肯定的了。
李易心中隐隐有种感觉,这对主从即便不能重演官渡的一幕,但最后恐怕也难逃分手的结果。
……
大军到达南阳之后,李易身边的人马分为了三部分,一部分南阳籍的士兵直接留下,另外一部分护送官员家眷先行赶往襄阳,李易自己则是带了两千人,沿着各地县城走,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