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那日李易和袁术在城头相见之后,袁术就没有再在城中露面了,如今安定人心的事情都是袁术的儿子袁耀在做,只是袁耀没有他爹的气场,安定人心的效果自然也就不咋地。



其次就是城中粮食问题,按照那些人交代的,如今城中百姓的粮食已经被收缴了,统一分配,每天口粮基本就是那种饿不死人的程度,军中粮食倒还好,比之平时并没有明显减少。



蒯越给李易的结论就是,城中粮食最少也能支持半年,往多算的话,就不好说了,一两年都是有可能的。



不过,粮食不缺,并不代表寿春就能坚守那么多的时间。



随着各种坏消息不断传入寿春,城中人心非常不安,经常会有一些杀人劫财的事情发生,甚至更恶劣的事情也有,毕竟压力太大,人心受不了,很容易就会做出一些平素不敢做的事情,最近半个月,寿春城中已经发生好几次小规模的骚乱了,不难想象,这种情况如果持续下去,城中会是怎样的光景。



将种种情报装进脑子里之后,李易很快就召开了一次正式的军议,针对寿春重新进行布置,其实也就是在之前的安排上进行增强,争取尽快的让城中人心崩溃,进而破城。



这涉及到了许多细节工作,比如在工事上安排一下,佯装出要攻城的样子,给对面施加压力,或者再次找机会往城里放火,总之就是怎么折腾怎么来。



而其中李易最为重视的,就是散布袁术大病,时日无多的消息,希望借此直接压倒寿春人心。



这次的军议李易用了足足两个时辰,众人才算是把事情说定,而这个过程,李易就没有再叫周瑜参与了,示好归示好,但如果这种事情也把周瑜叫上,那就是过犹不及了,而且也有点太舔狗了,以李易如今的地位,已经不需要那般做了。



不过,虽然没叫上周瑜,但这次的军议中依然多了一个新人,是蒯越带来的,那人前段时间来到阵前投效,蒯越觉得他仪表堂堂,才思敏捷,稳重大气,认为这是个可造之材,便暂时让他做了个书记官,其实就是蒯越的私人秘书。



李易见到之后也觉得那人面善,而且越看越顺眼,问了一下名号,被告知这位姓鲁名肃,表字子敬……



当时李易差点大笑出声,外面的周瑜虽然还没搞定,但鲁肃已经自己主动跳碗里了,除了天助我也,李易还能说什么?



于是,李易便借口徐庶被留在了丹阳,身边少个执笔之人,直接把自家军师的墙角给挖了。



蒯越对此自然没啥说的,反正他将鲁肃留在身边,就是有着给李易引荐的意思,如今鲁肃对了李易的胃口,也算是趁了他心意,毕竟有着这个香火情,万一将来有事,大家也方便互相照应一下不是?



至于他自己的书记官没了,这倒不打紧,蒯越是有备用人选的,这段时间前来投奔的人中,除了鲁肃,还有一个叫蒋干的年轻人也让蒯越很在意,虽然大方面的谋略眼光上蒋干比鲁肃略微差了一些,但其他条件却是非常不错,完全可以帮他做一些协助的事情。



关于蒋干的事情,李易暂时还不知道,不然以李易的恶趣味,肯定要给蒋干安排点机密任务,好好撩拨一下他的老同学。



……



李易归来的事情虽然没有刻意宣扬,但军营中高高竖起的大旗,已经足够城头上的人看清楚了,所以,这个消息当天就被人传入城中,让原本就压抑的寿春更加沉闷了几分。



之前关于吴郡和丹阳易主的消息,城中许多官员都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章节目录

三国之化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鹰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鹰狐并收藏三国之化龙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