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孙静便下令撤了城头青壮,迎李易兵马入城,宣告富春县城正式易主。
李易也不客气,让手下人接管城防,收编了城中原有兵马,孙家对此全免配合,城中其他世家见状,不甘示弱,以徐真为首,或是出人,或是出钱,也给李易送上了不少好处。
这些世家们识趣,李易自然要有所表示,再加上为了安抚人心,李易便从中选了几个有才干的人到军中听用,比如孙贲,徐琨等。
不过对于这些人,李易并没有将他们留在身边,而是修书一封,让他们去寿春城下,找徐晃报道。
说到底李易还是不放心,孙贲徐琨他们虽然得了自家的长辈交代,隐约知道孙策已被放弃,但他们毕竟都是年轻人,容易热血冲动,李易怕他们坏事,或者不识趣问一些让自己下不来台的话,索性把他们打发到徐晃那里,人生地不熟的,他们就算有想法,影响也非常有限。
就算是万一闯出祸事,被徐晃惩处,也不至于直接影响李易与他们父辈之间的关系。
而且李易已经想好了,等孙策事了,就把他们送去荆州的书院里面“深造”,到时候李易看顺眼的自然成绩优异,直接走上管理岗位,要是对孙策之事有异议的,呵呵,先复读个三年再说其他吧。
除了那些人,将来要被李易送到荆州书院里面的,还有一个孙权。
最初李易的想法比较比干脆,打算将整个孙家都迁走,但孙静的表现非常配合,李易的吃相不好太难看,再加上李易也不想给程普他们一种,整个孙家人都被挟持了的感觉,所以并没有在这方面做的太过。
至于将孙权送到荆州,那也是孙策之事了结后的才会进行安排。
将富春的事情处理妥当,李易花了三天的时间,之后虽然孙静与徐真等人盛情挽留,但李易还是选择了告辞,除五百兵马留下守卫富春,其他人都随着李易转道北上,向着吴县进发。
按照道路方向,李易这次要经过严家兄弟的势力范围,李易碍于兵力有限,虽然不惧严家兄弟,却也不想跟他们硬碰,而严家兄弟那边似乎也对李易有所顾忌,所以并未为难李易,但也没有派使者来与李易相见,所以,路途上还算是太平,并没有发生什么意外,倒是在李易快到吴县的时候,徐晃给李易送来了一封战报。
原来袁术那边探得李易离开大营,觉得有机可趁,便想要打一波反攻,放火烧李易大营,只是李易大营防守严密,而且围城的深沟壁垒一直都在不断加固,所以,袁术的那一波偷袭很快就被打了回去。
但徐晃为了报复袁术的偷营举动,之后连着两天,让投石车不断的往城中投掷引火之物,在城中引起了几处大火,虽然没有成为蔓延之势,但也让城中很是混乱了一阵。
根据徐晃推测,靠近城墙的房子应该烧了不少,至于城中士气,不用说,自然是更受打击。
对于这份战报,李易在口头上嘉奖了徐晃,也叮嘱他不可因为挫败了袁术的偷营就轻易大意,同时还让徐晃加强对庐江方向的消息探查,虽然孙策此时应该没有条件向李易动手,但李易却不得不防孙策在绝望之下孤注一掷。
同样的提醒李易也给张辽发了一份,或许这么做有些多虑,但李易坚信,小心无大过。
就在李易对着孙策心心念念的时候,孙策那边也终于收到了,李易将他老家给抄了的消息,让孙策的心头蒙上了一层仿佛抹不开的阴影。
因为,孙策在庐江受挫了,这个消息算是雪上加
李易也不客气,让手下人接管城防,收编了城中原有兵马,孙家对此全免配合,城中其他世家见状,不甘示弱,以徐真为首,或是出人,或是出钱,也给李易送上了不少好处。
这些世家们识趣,李易自然要有所表示,再加上为了安抚人心,李易便从中选了几个有才干的人到军中听用,比如孙贲,徐琨等。
不过对于这些人,李易并没有将他们留在身边,而是修书一封,让他们去寿春城下,找徐晃报道。
说到底李易还是不放心,孙贲徐琨他们虽然得了自家的长辈交代,隐约知道孙策已被放弃,但他们毕竟都是年轻人,容易热血冲动,李易怕他们坏事,或者不识趣问一些让自己下不来台的话,索性把他们打发到徐晃那里,人生地不熟的,他们就算有想法,影响也非常有限。
就算是万一闯出祸事,被徐晃惩处,也不至于直接影响李易与他们父辈之间的关系。
而且李易已经想好了,等孙策事了,就把他们送去荆州的书院里面“深造”,到时候李易看顺眼的自然成绩优异,直接走上管理岗位,要是对孙策之事有异议的,呵呵,先复读个三年再说其他吧。
除了那些人,将来要被李易送到荆州书院里面的,还有一个孙权。
最初李易的想法比较比干脆,打算将整个孙家都迁走,但孙静的表现非常配合,李易的吃相不好太难看,再加上李易也不想给程普他们一种,整个孙家人都被挟持了的感觉,所以并没有在这方面做的太过。
至于将孙权送到荆州,那也是孙策之事了结后的才会进行安排。
将富春的事情处理妥当,李易花了三天的时间,之后虽然孙静与徐真等人盛情挽留,但李易还是选择了告辞,除五百兵马留下守卫富春,其他人都随着李易转道北上,向着吴县进发。
按照道路方向,李易这次要经过严家兄弟的势力范围,李易碍于兵力有限,虽然不惧严家兄弟,却也不想跟他们硬碰,而严家兄弟那边似乎也对李易有所顾忌,所以并未为难李易,但也没有派使者来与李易相见,所以,路途上还算是太平,并没有发生什么意外,倒是在李易快到吴县的时候,徐晃给李易送来了一封战报。
原来袁术那边探得李易离开大营,觉得有机可趁,便想要打一波反攻,放火烧李易大营,只是李易大营防守严密,而且围城的深沟壁垒一直都在不断加固,所以,袁术的那一波偷袭很快就被打了回去。
但徐晃为了报复袁术的偷营举动,之后连着两天,让投石车不断的往城中投掷引火之物,在城中引起了几处大火,虽然没有成为蔓延之势,但也让城中很是混乱了一阵。
根据徐晃推测,靠近城墙的房子应该烧了不少,至于城中士气,不用说,自然是更受打击。
对于这份战报,李易在口头上嘉奖了徐晃,也叮嘱他不可因为挫败了袁术的偷营就轻易大意,同时还让徐晃加强对庐江方向的消息探查,虽然孙策此时应该没有条件向李易动手,但李易却不得不防孙策在绝望之下孤注一掷。
同样的提醒李易也给张辽发了一份,或许这么做有些多虑,但李易坚信,小心无大过。
就在李易对着孙策心心念念的时候,孙策那边也终于收到了,李易将他老家给抄了的消息,让孙策的心头蒙上了一层仿佛抹不开的阴影。
因为,孙策在庐江受挫了,这个消息算是雪上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