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
“这……”
孙策也是为难,虽然他可以一言而决,但面前这几位不单单是他这支队伍的核心,更是叔伯长辈,他们的态度孙策真的不能忽视。
就在孙策想要继续说些什么的时候,大帐的帘子被人拉开,一个年轻人快步走了进来,面有喜色,边走边道:“将军,我有妙计可破陆康!”
孙策转过头,见来人是诸葛瑾,而诸葛瑾素来沉稳,谨慎,少有如此欢喜的时候,不由让他大为好奇,问道:“当真?我记得子瑜之前不是赞同转道丹阳的么,怎么今日忽然就变了注意?”
诸葛瑾向着孙策和程普等人拱拱手,笑道:“此一时,彼一时也,当初瑾坚持去丹阳,那是因为陆康虽然势微,但皖县并非轻易刻下,但如今取皖县已是易如反掌,瑾又何必舍近求远?”
孙策眨了眨眼睛,程普等人脸上也有了期待,他们从来都不怀疑能否打下皖县,只是时间长短罢了,现在诸葛瑾说有妙计,或许真的是真的有好办法?
面对众人期待的目光,诸葛瑾微微一笑,伸手往地上一指,道:“有此人头颅做厚礼,何愁皖县不破?”
孙策等人齐齐往地上看去,只见诸葛瑾指着的正是李丰那颗血糊糊的脑袋,孙策当即想到了什么,眼前一亮,脱口道:“子瑜妙计啊!”
……
孙策于大营中杀李丰,反袁术的事情,根本就没有想过隐瞒,所以,这件事刚发生不久,就传到了李易的耳中,当时李易正在与众人饮宴,听到消息后当场就跟杨弘翻脸了。
杨弘对于这个消息也是震惊,愤怒,并且充满了意外,他没想到孙策居然敢背叛袁术,不过在看到李易决绝的态度之后,杨弘却是忽的明白,李易很可能压根就没想过言和,孙策的反水其实才是他真正想看到的。
只可惜,杨弘明白的太晚了,而且形势比人强,哪怕他心中恨极了李易,但表面上也不敢冒犯分毫,在再次试探李易,确定完全没得谈了之后,杨弘便在李易逐客之前黯然退去,返回寿春。
杨弘走后,李易当即就开始了动员,准备出兵西曲阳,可在李易大军出发的前一日,却是再次收到了一则关于孙策的消息,并让他退后了出兵的时间。
原来,当日孙策杀了李丰之后,便以诸葛瑾为使者入城,并将李丰的首级送给了陆康。
诸葛瑾告诉陆康,说袁术本就是乱臣贼子,如今又连败于李易之手,恐不长久,孙策不愿被袁术牵连,故有意依附于陆康麾下,希望陆康可以接纳。
对于孙策的忽然请降,陆康自然是非常的意外,毕竟之前双方都杀红眼了,现在孙策猛的说要投靠他,陆康本能的怀疑有诈,于是便问诸葛瑾缘由,而诸葛瑾的回答则是非常的简单明了。
李易乃是孙策仇敌,孙策纵然是死,也不会投靠李易,余下丹阳,吴郡,这里都有袁术的势力,孙策过去难以容身,会稽倒是没有袁术势力,但唐瑁庸碌无为,孙策又与李易又仇,唐瑁很可能会因为畏惧李易而不敢接纳孙策。
所以,扬州之内,也只有陆康能够收留孙策。
当然,孙策投靠陆康有一个要求,那便是将来一旦李易打败袁术,陆康必须保下孙策的性命。
陆康当了一辈子的官,心思自然细腻,可诸葛瑾的解释合情合理,李丰的首级也是真的,他自己推演几次,也觉得孙策想在扬州的势力夹缝中活命,唯有投靠他才
“这……”
孙策也是为难,虽然他可以一言而决,但面前这几位不单单是他这支队伍的核心,更是叔伯长辈,他们的态度孙策真的不能忽视。
就在孙策想要继续说些什么的时候,大帐的帘子被人拉开,一个年轻人快步走了进来,面有喜色,边走边道:“将军,我有妙计可破陆康!”
孙策转过头,见来人是诸葛瑾,而诸葛瑾素来沉稳,谨慎,少有如此欢喜的时候,不由让他大为好奇,问道:“当真?我记得子瑜之前不是赞同转道丹阳的么,怎么今日忽然就变了注意?”
诸葛瑾向着孙策和程普等人拱拱手,笑道:“此一时,彼一时也,当初瑾坚持去丹阳,那是因为陆康虽然势微,但皖县并非轻易刻下,但如今取皖县已是易如反掌,瑾又何必舍近求远?”
孙策眨了眨眼睛,程普等人脸上也有了期待,他们从来都不怀疑能否打下皖县,只是时间长短罢了,现在诸葛瑾说有妙计,或许真的是真的有好办法?
面对众人期待的目光,诸葛瑾微微一笑,伸手往地上一指,道:“有此人头颅做厚礼,何愁皖县不破?”
孙策等人齐齐往地上看去,只见诸葛瑾指着的正是李丰那颗血糊糊的脑袋,孙策当即想到了什么,眼前一亮,脱口道:“子瑜妙计啊!”
……
孙策于大营中杀李丰,反袁术的事情,根本就没有想过隐瞒,所以,这件事刚发生不久,就传到了李易的耳中,当时李易正在与众人饮宴,听到消息后当场就跟杨弘翻脸了。
杨弘对于这个消息也是震惊,愤怒,并且充满了意外,他没想到孙策居然敢背叛袁术,不过在看到李易决绝的态度之后,杨弘却是忽的明白,李易很可能压根就没想过言和,孙策的反水其实才是他真正想看到的。
只可惜,杨弘明白的太晚了,而且形势比人强,哪怕他心中恨极了李易,但表面上也不敢冒犯分毫,在再次试探李易,确定完全没得谈了之后,杨弘便在李易逐客之前黯然退去,返回寿春。
杨弘走后,李易当即就开始了动员,准备出兵西曲阳,可在李易大军出发的前一日,却是再次收到了一则关于孙策的消息,并让他退后了出兵的时间。
原来,当日孙策杀了李丰之后,便以诸葛瑾为使者入城,并将李丰的首级送给了陆康。
诸葛瑾告诉陆康,说袁术本就是乱臣贼子,如今又连败于李易之手,恐不长久,孙策不愿被袁术牵连,故有意依附于陆康麾下,希望陆康可以接纳。
对于孙策的忽然请降,陆康自然是非常的意外,毕竟之前双方都杀红眼了,现在孙策猛的说要投靠他,陆康本能的怀疑有诈,于是便问诸葛瑾缘由,而诸葛瑾的回答则是非常的简单明了。
李易乃是孙策仇敌,孙策纵然是死,也不会投靠李易,余下丹阳,吴郡,这里都有袁术的势力,孙策过去难以容身,会稽倒是没有袁术势力,但唐瑁庸碌无为,孙策又与李易又仇,唐瑁很可能会因为畏惧李易而不敢接纳孙策。
所以,扬州之内,也只有陆康能够收留孙策。
当然,孙策投靠陆康有一个要求,那便是将来一旦李易打败袁术,陆康必须保下孙策的性命。
陆康当了一辈子的官,心思自然细腻,可诸葛瑾的解释合情合理,李丰的首级也是真的,他自己推演几次,也觉得孙策想在扬州的势力夹缝中活命,唯有投靠他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