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兖州主曹操”
袁涣不知李易心思,他继续往后说着,只是说起曹操,袁涣面露迟疑之色,想了好一阵子才道“曹操此人,气度心胸胜过袁术,与袁绍仿佛,行事有雅量,却不失豪迈,很有昔日卢尚书之风,”
卢尚书就是卢植,年前刚刚去世,但人家之前可是汉末有数的大佬,像曹操刘备他们,都是给人家当小弟的,而且卢植还是文武双全,名望也非常之高,要不是本人没有什么野心,弄个州牧顺便搞点事情,真的就是一句话的事。
所以,袁涣将曹操比作卢植,可见对曹操的的欣赏,不仅仅是能力,还有人品。
李易正要问袁涣是不是心属曹操了,却见袁涣话锋一转,却道“以涣观之,曹操若与袁术相争,除非速战速决袁术能够胜算,否则袁术必然不是曹操对手,只是,曹操的胆子却小了一些。”
原本正要吐槽的李易,一听这话顿时就乐了,后世关于曹操的评价海了去了,黑的白的,正的反的,基本上什么花样李易都见过了,但李易唯独没见人有说曹操点子小的,当即摇头问道“曹操胆子小你若是不说出个所以然来,李某可是不信。”
袁涣有些勉强的笑了笑,道“戏忠想要拉拢我改仕曹操,我虽然不曾应允,也未有拒绝,只是戏忠一劝再劝,可曹操却是再三打断戏忠,不让他行那招揽之事,甚至还面有不愉,我能看出,曹操待我虽然礼重,却绝无拉拢之意,这是为何”
袁涣自问自答,道“同为一州之主,曹操却畏惧袁术四世三公之名,这不是胆小是什么”
原本李易是想为曹老板说两句话的,可现在,他虽然不完全认同袁涣的话,但也不至于反驳。
三国诸侯,袁家底子最厚,很可能是一开始就想造反当皇帝,但早期的曹操绝对不是,曹家后来的野心很大程度上是大环境推动的结果,毕竟掌握权柄久了,谁还能舍得放下,更何况放下就是个死。
所以,袁涣说曹操胆子小,不敢得罪袁术,不全对,但也不算错。
当然,李易觉得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曹操现在还没太大野心,对于一个没有野心的曹操来说,为了袁涣去得罪袁术,显然是不智之举,只是在外人来看,就有些胆小了。
想到这里,李易心中又是一动,这个问题他能看到,戏忠难道就看不到么
可戏忠明知让曹操得罪袁术是不智之举,以袁涣的才华,也不值当,但戏忠还是宁肯曹操不高兴也要拉拢袁涣,进而让曹操与袁术产生裂痕,这就很有意思了。
难道他是故意如此,逼着曹操与人摩擦,然后不得不壮大求存
李易想了想,也只能得出这么一个结论,虽然不一定完全正确,但他觉得与真相相差应该不算太远。
李易嘴角露不由露出了一丝笑意,他是真的开心,因为一个佛系的曹操绝对远比一个已经觉醒枭雄之心的曹老板要好应付的多,甚至,如果李易的脚步够快,说不定曹操这辈子都要对大汉忠心耿耿了
袁涣感慨了两声,正要继续往下说,却见李易脸上露出的笑容,问道“襄侯为何发笑,可是涣哪里说的不对”
李易摇头道“这倒不是,我只是有些叹息,昔日曹操敢孤身一人以七星刀刺董,如今身为一州之主,却畏惧一个袁术”
这话只是李易随口说的,但在袁涣听来,其中味道就大不一样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